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章 549.延續龍虎山的氣數(二合一章節)

    「輸了一時,不意味著輸了一世。」

    卓抱節同自家親傳弟子麵前同樣隨意,說話老實不客氣:「不過截止目前,確實是輸了。」

    他自是清楚安不錚言外之意。

    理論上,一派之掌未必一定是同輩中最優秀之人亦或者最強者,尤其是上下傳承有序,宗門底蘊深厚,上有眾多師長可以主持穩定局麵的情況下。

    所謂選賢選能,除了考慮掌門修為實力之外,亦需考慮其他方麵是否合適。

    這當中除了心性之外還包括不限於宗門治政內外人望乃至於教導培養下一代的能力。

    隻有相對極端的情況下,急需頂尖高手撐起門戶凝聚人心,才會隻看修士修為實力,餘者暫時擱置。

    例如第三十五任天師唐曉棠當初接位,便是這般特殊情況。

    即便如此,唐曉棠接掌天師府門戶前後,也有尋回天師劍以及驅逐滌蕩李氏這樣的大功,內外並不缺乏功績人望。

    其人接位後,亦非獨斷專行者,不介意一眾高功長老從旁輔助。

    昔日唐天師台麵下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公開場合亦從未出過任何紕漏。

    她任期內,更是功勳卓著,是以天師府內外如今提起,亦大多敬服。

    相對平穩的局麵下,不以修為實力為唯一參考標準,綜合各方麵考量最終定下人選,曆史上也不是沒有翻車的時候。

    天師府自家如何且先不談,隔壁蜀山派昔年便有傅東森和陳東樓的先例。

    自然,有掌教天君雷俊在世,不論池海峰還是安不錚未來接掌天師府門戶,龍虎山天師府都能保持興盛。

    安不錚之所以有今日之言,並不僅僅是因為池海峰先自己成就九重天大乘之境。

    而是因為,對方在根骨悟性資質超過他,修為提升速度快過他的同時,其他方麵對龍虎山天師府貢獻也更大。

    這些年來,安不錚同樣自師門領受不少職司曆練,並且都完成得極為出色。

    但安不錚自己最清楚不過,他主要心思,始終都放在認真專心修行,努力提升境界實力這方麵。

    類似事情,不論天師卓抱節還是府其他人,都不反對,並且樂見其成。

    安排給安不錚的職司差遣,也更多是為了他有所曆練,益於修行,免得與世隔絕閉門造車。

    但池海峰同樣如此。

    甚至,相較於安不錚,他更加樂衷相關事。

    世間萬物萬象萬法,池海峰都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並且樂衷和他人交流往來。

    近些年來,不論是道法符籙改良完善推陳出新,亦或者各種法器丹藥煉製,他都有涉獵。

    隨著時間推移,他在天師府內外聲望皆水漲船高。

    雖然為人處世不及安不錚沉穩,但如他這般外放積極的態度,同樣凝聚大量人心,更為龍虎山立下眾多功績。

    雖然從無人宣之於口,但在不少人眼中,當前已經是這樣的一番態勢:

    池海峰不止資質修為勝出,便是對宗門的貢獻和府內外人望,也愈發無可挑剔。

    安不錚同樣深孚眾望,但這當中,除了他性情更加沉穩的印象之外,有多少占比是因為他乃天師真傳,掌教嫡傳?

    沒有人主動提。

    但安不錚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尤其是,他已經投入主要精力在提升修為境界上,才能勉強跟得上池海峰腳步,可雙方差距終於漸漸不可抑止越來越大的如今。

    修行起步階段,優先專注於境界提升,待境界高了之後再做拓展,並不稀奇。

    安不錚的師伯祖唐曉棠二師叔韓筱菲都是這樣的路數。

    可是,池海峰不是。

    他自少時其便涉獵廣泛。

    但並沒有專門因此放緩自己修為境界的提升速度。

    「池師弟仿佛駕舟順水而行,注意力不在操舟上,而是對周邊山川風光流連忘返,隻是舟行水上,仍然迅疾。」

    安不錚自嘲地笑笑:「弟子則是那個忽略不少沿途風光,奮力劃船追趕他,但漸漸追不上的人。」

    卓抱節:「嗯,你也意識到了,有個不用刻意模仿,但比你更像你師祖的同齡人。」

    安不錚被自家師父拿黑曆史打趣地哭笑不得:「師父,您就饒了弟子吧,弟子早就知錯了。」

    卓抱節點頭:「為師自然知道,你這些年做得沒什不好……」

    他平靜目視自己的弟子:「既如此,不必給自己那多壓力。」

    安不錚:「是,弟子如今也已經明白這個道理。」

    卓抱節微笑:「不知有多少人看你,便如同你看池師侄。」

    效仿雷俊也好,跟池海峰較勁也罷。

    安不錚在元磁飛劍上的造詣同樣極高,正麵搏殺幾乎不遜色於同境界的池海峰。

    他固然有不如對方的地方,但同時身兼九天神雷和玄霄仙雷這陰陽雙雷,二者一同加持兩儀天元法籙之下,安不錚的元磁飛劍在射程和殺傷力上無可挑剔。

    卓抱節自問,單論元磁飛劍一道,自己能勝過徒弟也隻是因為境界差距壓人。

    同境界下,池海峰封霆程絨絨麵對安不錚,元磁飛劍同樣沒有優勢。

    而元磁飛劍隻是安不錚所修眾多手段之一,甚至並非最擅長的強項。

    鬥姆星神法象天蝕星淵法象九天雷祖法象玄霄雷祖法象……眾多法籙加持之下,肉身命功強悍,神魂性靈堅韌,性命交修,法武兼備,身形來去如電配合元磁飛劍遠近皆能,同時因為兩儀仙體法力恢複極快,如此才是安不錚相對完整的實戰狀態。

    事實上,池海峰也同樣如此。

    元磁飛劍隻是他興趣愛好之一。

    有能耐在這方麵指點蜀山劍修的他,最擅長者卻並非元磁飛劍。

    由繁入簡,不斷融匯錘煉的性命功夫本身,才是池海峰最強大的地方。

    若非如此,他們又何至於被視為龍虎山氣運的延續?

    「自己不給自己壓力,又何必離開?有心改變以前的作風,在哪都可以。」

    卓抱節看著安不錚:「太過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評價?

    還是終究心不甘,想要轉換思路環境再試試,拚一個機會?」

    安不錚:「弟子確實有心換個思路環境,但並非為了藉此翻盤,反敗為勝。」

    不比外界部分人猜測,他同池海峰其實私交甚好。

    同輩人中,二人交流論道切磋最多。

    安不錚略微停頓了一下後,輕聲說道:「弟子心中隱約有所覺,這樣的道路,更合自身修行。」

    卓抱節聞言,便點點頭:「你已經八重天圓滿境界了,明晰自身,既然有此感應,想必大差不差。

    不過不必急於一時,渡過八重天到九重天的天塹劫難之後,除了靜心修持外,也在府多些曆練和積累。

    開山立派,不比獨自逍遙,你卻也不要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

    安不錚肅容道:「師父教誨的是,弟子謹記在心,之前池師弟邀約同遊儒林大千世界,弟子亦有心將來遊曆各地後,再做決定,如您和師祖一貫教導的那樣,我輩修道中人,理當順天而行,應緣而動。」

    卓抱節微微頷首:「很好。」

    點頭之後,他卻又歎息一聲:「哎,將來虛吾你這一走,為師膝下難免空虛不少啊。」

    安不錚一本正經:「弟子也樂於見到能多個師弟師妹。」

    卓抱節意興闌珊地擺擺爪。

    哪有那好運氣再找個兩儀仙體的徒弟隨侍一旁啊……

    ………………………………

    大千世界之外,蒼茫寰宇。

    寂寥疏落的群星間,有某處特殊的存在。

    乍一看,仿佛閃動光輝的星辰。

    但在星光內,卻別有洞天。

    白茫茫一片,卻非積雪,共同構成一座看上去輪廓線條並不分明的潔白道宮。

    道宮內,有碧綠的火光若隱若現。

    當中兩人對坐,一男一女,皆著大巫傳統服飾。

    這時,外間宇宙虛空似是一震。

    接著仿佛有黑暗的星圖,在潔白的道宮中央憑空而生,一名中年大儒從中步出。

    那閉門靜修的一男一女同時睜開眼睛,起身相迎:「朔風山主來了。」

    朔風山主連峰回禮:「連某叨擾了。」

    三人一同進了道宮大殿。

    連峰看向後殿:「天君仍在靜修?」

    一女一男兩位巫王阮喬王殿臣皆說道:「不錯。」

    三人在潔白的大殿中落座後,連峰微微搖頭:「連某有負所托,此行並沒能尋得遺失的另外半張宇宙圖。」

    阮喬:「不論結果如何,辛苦朔風山主了。」

    連峰長長呼出一口氣。

    域外虛空宇宙,對仙境高手來說,雖可存續其中,但並非宜居之地。

    如非有心遊蕩探索亦或者萬不得已,不會有人樂意長時間置身其中。

    萬幸高天隨既是道家符籙派仙境三重的天君,又是傳說中的太素道體。

    如此方可營造出這在茫茫宇外虛空中的安身之所,甚至還可在這修行。

    他在這,已經閉關靜修多年。

    隻是可惜,如果能得到完整宇宙圖,高天君當前恐怕已經成就堪比儒家聖師的道家洞真之境。

    他乃天縱之才,縱使此前多年波折重重,但和嚴傲雲吳海林鄭白榆等人一樣,即便隻憑自身修行,亦有機會繼續向上突破。

    隻是,這需要相當的時間。

    離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後,高天隨轉而在這靜心閉關修行,完全不問外事。

    到手的一半宇宙圖,他並不留戀。

    利用這一半宇宙圖接引連峰離開儒林大千世界並往來於茫茫宇外虛空之後,半張宇宙圖便同這道宮相結合,用來更進一步穩定道宮。

    連峰阮喬王殿臣亦可在其中靜修。

    於連峰而言,他自己非常清楚,如果沒有當初儒林大千世界渝州鄭白榆搞得那一遭機緣,他想要登臨儒家聖師之境,希望無比渺茫,甚至可稱微乎其微。

    但高天隨有機會。

    不論是為了天宮舊屬還是為了自身,連峰都希望高天隨能早日成功。

    在嚴傲雲已經修成儒家聖師,同時還有雷俊張晚彤許元貞唐曉棠等人緊隨其後的情況下,高天隨即便功成,也未必有翻盤機會。

    但如果不成功,自是點滴希望全無。

    甚至,成功得晚了也不行。

    連峰同高天隨一樣為了願景心誌堅定,百折不撓。

    但他心中此前亦憂心高天隨放棄繼續尋找完整宇宙圖及其他機緣,轉而專心憑自身靜修衝擊洞玄之上的洞真之境,能否成功,何時能成功?

    不過,這趟來此,身為仙境三重儒家素王的他靜靜感受道宮中仙蘊靈力流轉,連峰心思漸漸安定。

    他能隱約感應到,高天隨像是在一條道路上不斷前行。

    雖然道路仍漫長,但終點隱約可見,並非遙不可及。

    連峰觀之,心思大定。

    阮喬王殿臣亦耐心等待。

    昔年漢末大劫之戰,對參與雙方都有不利影響。

    若無那一戰,高天隨肯定能在莊錚何穎等人之前邁出這通往洞真的一步。

    其後在碧落耽擱數千年時間,限於當時天地人三界全部四分五裂,即便高天隨不理會其他人,早早康複,身處碧落中也難以更進一步。

    碧落解封,天宮舊屬眾人重見天日,可惜雷俊張晚彤鄭白榆等人共同作用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已不利於他們立足。

    好在高天隨心緒依然安定,不受影響,繼續自身修行。

    他能成功更進一步,對於領受他符詔法籙的連峰阮喬王殿臣而言,皆將受益。

    三人靜坐潔白宮殿內,皆閉上雙目,默默調養自身。

    …………………………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

    雷俊渡過自己一百八十四歲生辰。

    這一年夏天,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新添一位推開仙門的武道高手。

    後漢王周樸,成功更進一步。

    消息傳出,引得四方關注。

    唐廷帝室尚安穩。

    不管張晚彤內心真實想法如何,如今官麵上她仍是當代唐皇,且看不出有退位的意思。

    若說張唐宗室成員心中憂慮,也是在於自張晚彤張徽之後,不論張氏還是上官氏,都再未出過拔尖的傳人。

    偏偏不止張晚彤,連張徽對張唐帝室江山都不過問。

    當前與宗室關係極為緊密,個人修為實力最高者,依然是上官雲博。

    但他臻至九重天武聖境界時,便已過二百之齡。

    正常情況下,九重天五層圓滿境界,便是他的終點,如無特大意外,基本沒有成就武仙的可能。

    何況同境界下,他亦非周樸對手。

    大唐皇朝對周樸成就武仙之境關注但不震動的原因主要在於,宗室之外,他們尚有沈去病楚羽方嶽先後推開仙門,同時蕭春暉孟少傑等人也與大唐皇朝息息相關。

    縱使不作外拓,守成當可保無虞。

    相較之下,大漢皇朝便是當真上下震動了。

    他們同後漢王朝關係本就尷尬,眼下自然更加關注。

    好在周樸成就武仙,並無更多動作,一切安然,方才令部分人懸著的心慢慢放下。

    「後漢王殿下雖無遜位打算,但有心來地界常居,朝中國事,大都交托給耿元宴顧沐青幾位重臣。」王歸元在地界幽都同雷俊談起最近聽到的傳聞。

    雷俊頷首:「後漢王這趟閉關挑戰通往仙境的天塹劫難之前,便確立東宮儲君。」

    天師府真武觀以及其他各皇朝聖地,都有代表受邀前往觀禮。

    「大漢皇朝也有重臣前往。」王歸元笑歎一聲:「李飛揚居士。」

    雷俊微微頷首。

    昔日蘇州李氏一族最傑出的年輕子弟李飛揚,早早成就九重天平天下大儒之境。

    到如今,他不僅是家族的頂梁柱,同時也是大漢皇朝中流砥柱之一。

    大漢皇朝來往密切的修士中,空桑地都的柯浪項成元皆年事漸高,銳氣已失,難有更進一步的機會。

    而李飛揚則是最接近仙境的大漢修士,更在蜀山派喻伯言等人之前。

    「佛門方麵的話,便是天樹了。」王歸元同雷俊師兄弟二人談起此事,不禁都有些哭笑不得。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佛門正宗幾大聖地傳承,近年雖然也出了不少人才,陸續恢複元氣,但都沒有特別出挑,能在短時間內衝擊金身境界的天縱之才。

    如廣書心觀等幾位佛門高僧,雖然修為深厚,但皆年事漸高。

    相對年輕的高手如菩提寺如遠方丈,雖然已經修成九重天法身境界,但距離金身尊者尚遠。

    到頭來,眼下九重天五層法身圓滿,開始接近證金身的人,是……昔日大明白蓮宗的未來彌勒,天樹和尚。

    再參照先前的王歸元慧因和尚,屬實叫人無言以對。

    白蓮宗依然低調,消息局限於有限幾人所知,如果公布於眾,很難說如遠廣書心觀等佛門正宗傳人會是怎樣反應。

    「天樹大師自己怎想?」雷俊問道。

    王歸元:「無大礙,他和鑒海大師當前都更關注妖魔之世那邊的情況。」

    雷俊便微微頷首。

    昔日大明白蓮宗聖主鑒海和尚同樣年事漸高。

    天樹和尚是昔日與大明人間相關的修士中,如今距離仙境最近的人。

    駱海雖得貔貅空關照,但還有不小距離。

    至於儒家理學方麵,周明哲雖然成功立地成聖,但被三大道家仙人「圍觀」,最後為木淳陽親手了斷。

    慢他一步,九天十地歸一之際仍然在閉門讀書以謀求突破的晁豐,則在九天十地歸一後,也被大量人間九重天頂尖高手強勢「圍觀」。

    最後,重傷的晁豐被昔日大明蜀山派掌門元青瓷親手了斷。

    早年大明蜀山派三件傳承之寶乾坤日月壺仙霄鍾渡虛梭因韓青陶之亂而被大明朝廷收繳,正是出自晁豐恩師吳黨前任黨魁陳裕的手筆。

    「也算了斷一樁前緣。」雷俊頷首。

    王歸元同樣點頭。

    雷俊忽然目光微微一動,雙瞳中有天通地徹法籙悄然流轉:

    「唔……昆吾派張掌門剛剛來訊,趙道友功成圓滿出關了。」

    王歸元聞言也是一喜:「趙真君煉神返虛了?」

    道家符籙派習慣上稱已經仙境三重的修士為三天玄垣歸真,又稱洞玄歸真。

    而道家丹鼎派仙境三重的修士則被稱為三華聚頂,煉神返虛。

    「這可真是可喜可賀。」王歸元慨歎:「當初因妖魔之世和妖龍帝君造成那一劫,好在沒有對他造成大影響。」

    雷俊亦讚同:「是啊。」

    如今距趙蟾陽當初臻至仙境二重時,共過去八十一年時間。

    雖說當初劫難成功化解,但多了這一番波折,便令他八十年左右的修行時間略微偏「右」了一點。

    「沒打破師弟你的記錄。」王歸元打趣雷俊。

    雷俊:「幸好幸好。」

    趙蟾陽時年一百七十三歲,較之雷俊修成仙境三重時一百七十歲的年紀稍慢。

    王歸元談起此事並非調侃趙蟾陽,反倒更多是開雷俊的玩笑。

    畢竟趙蟾陽昔年七十二歲之齡登仙,比他們師兄弟都年輕太多了。

    雷俊能後來居上,十色鶴蓋居功至偉,當中亦有趙蟾陽出一份力。

    談笑幾句後,雷俊一邊給昆吾派回信祝賀趙蟾陽返虛,一邊同王歸元聊道:

    「趙道友返虛,正好有件事跟他知會一聲,儒林大千世界新近有消息傳回,那邊的天界,漸有重現之兆。」

    王歸元聞言,若有所思:「大約時間已經有了?」

    雷俊頷首:「據嚴子判斷,至多二十年以內。」

    王歸元:「這樣啊……」

    他想到了儒林大千世界那邊的域外天魔和天魔京。

    儒林大千世界消失多年的天界如果重現,極可能會對天魔京造成影響。

    不論是否此後杜絕域外天魔侵襲,但事到臨頭,很可能有新的的變化與瓜葛。

    乍看上去,此事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沒有直接關聯,充其量是許元貞和唐曉棠在那邊。

    但王歸元想到的卻是另外一方麵。

    儒林大千世界將起重大變化,嚴傲雲不可避免被吸引注意力,甚至牽扯其中。

    如此一來,妖魔之世三大妖魔可能會有異動。

    除了百目妖樹同域外天魔可能有關,妖龍帝君與大滅菩薩多半不至於直接插手。

    但趁著嚴傲雲無心旁顧的機會,難說它們會不會搞點旁的動作。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