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天的交接工作,自由號的船員們終於可以閑下來,在維爾克尼茨的帶領下衝向了達沃市一家酒館。
至於接受移民的則是達沃市移民署辦事處人員和東非軍方,達沃市是典型的軍民兩用港,從這往東可以繼續前往帛琉島和新幾內亞等東非在太平洋更東部的殖民地,所以達沃市算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節點。
“埃德塔爾,最近生意怎樣。”一臉滄桑的維爾克尼茨走進酒館後,對一名正在擦拭酒杯的中年人問道。
“維爾克尼茨,居然是你,我的朋友,見到你可不容易?”酒館老板埃德塔爾放下手中的活說道。
維爾克尼茨說道:“這次我可是又給你這個家夥,帶來了一筆大生意”
隨後他將船長希爾達等人介紹給埃德塔爾,而埃德塔爾很友善的和他們一一打招呼。
“在達沃市,想見到老鄉可不容易,除了政府和軍隊以外,這大部分人都是全世界不知道哪個地方來的的移民。”
“也隻有本土和達沃航線上的水手們才常來這消費,所以第一杯我就不收你們費用了,算是我請客,當然,隻能用當地的酒水招待你們,畢竟本土的酒水運到這,價格還是很貴的。”
埃德塔爾熱情的給自由號的船員們各自倒了一大杯酒水。
“這是你研製出來的新酒吧!”維爾克尼茨對著老朋友說道。
埃德塔爾說道:“不錯,這是用本地香蕉釀造出來的香蕉酒,我和一個北大湖省的水兵,從他口中獲得了他們家鄉香蕉酒的釀製方法,目前來看味道還不錯。”
北大湖省的香蕉酒是東非比較出名的酒類,東非人從土著那獲得香蕉酒的釀製方法,後來改進配方和生產方式,進行工業化生產,算是東非本國的一個特色商品。
當然,在北大湖省也有土法釀製香蕉酒的農戶,這也是埃德塔爾能獲得這種香蕉酒釀製方法的原因。
埃德塔爾說道:“達沃市的農產品,也就是香蕉,咖啡比較不錯,所以我這也算利用當地資源,配置出來的酒水,味道和本土香蕉酒相比差一點,但是我這個度數稍微高一點,保證你們能喝的盡興。”
在南洋殖民地,東非推廣的是典型的種植園農業,當然,這基本上也沒有其他農業模式可以發展。
就東非本土而言,不僅可以發展種植業,種植園農業,同時還能發展畜牧業,而南洋殖民地的氣候比東非本土單一,除了新入手的克拉地峽領地是熱帶季風氣候以外,其他東非在南洋的殖民地都是熱帶雨林氣候區域。
不過達沃市的農業條件,在南洋地區的東非殖民地算是不錯的,這可以種植水稻,更重要的是產量不低,因為棉蘭老島火山分布多,所以在一些地區形成了爪哇島那樣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而達沃周邊就分布著多座火山,就比如前世菲律賓最高峰的阿波火山,距離達沃市就隻有四十多公路程,其高度已經接近三千米。
不過這座火山尚且沒有噴發的記錄,畢竟這文明程度太低,東非在這也不過將近二十年時間。
“對了,這次你來達沃市,你們船上這次帶的是什?”埃德塔爾好奇的問道。
維爾克尼茨說道:“這次我們的船隻是政府組織的一艘老式風帆船,沒有帶貨,而是從波斯灣那帶過來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俄國人。”
“俄國人?那就不奇怪了,這些年達沃市接納了不少斯拉夫人,應該大部分都來自俄國,畢竟除了俄國這種落後國家,應該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到殖民地發展。”埃德塔爾毫不客氣的說道。
相較於東非,俄國確實比較落後,不過東非真正把俄國甩開,也就是近二十幾年的事。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非和俄國的差距其實並不大,經濟,工業,和農業等等方麵隻能算半斤八兩。
當然,這主要是將當時黑人奴隸算進東非人口的情況下,實際上東非本國公民的生活質量長期比俄國高,也就是殖民初期相對差一點。
而這個差一點主要值得是生活環境,畢竟殖民之初的非洲可是真正的蠻荒之地,條件連西伯利亞都比不上。
八十年代後,東非就猶如坐火箭一樣,正式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而當時,正是東非基建開始發力的時候,在此前,東非投資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公路,鐵路。
而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也徹底盤活了東非的經濟,使得東非有條件開發礦山,實現資源的全國調配,從而助力東非工業的發展。
等到九十年代,東非就已經在各個領域並不遜色於俄國,畢竟一個落後國家,是不可能在當時擊敗英國的。
二十世紀之後,俄國就更不是東非的對手了,當時東非對標的國家,已經變成了法國,英國等工業強國,並且瞄準了德國和美國這兩個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等到了一戰前,東非工業規模已經基本和美國持平,一戰後這幾年更是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不過,這是建立在東非人口規模大於美國的基礎上,如今東非工業發展的目標就是繼續擴容的同時,開始重視工業質量的發展。
維爾克尼茨說道:“這批俄國人主要來自烏克蘭,他們都是來自俄國的淪陷區,俄國戰爭的不利,甚至讓他無法保護自己人民的安全,當然,到了棉蘭老島,對他們而言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埃德塔爾搖搖頭說道:“想在棉蘭老島發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他們大部分人不可能被安排到達沃市這種已經得到一定程度開發的地方。”
“大概率會被安排到棉蘭老島北部的那些島嶼上安家,棉蘭老島北邊的島嶼,幾乎沒有得到開發,他們還要忙上幾年時間,估計才能享受到新生活的快樂。”
“政府把他們放在達沃,不過是讓他們提前適應南洋的氣候環境,擺脫水土不服,估計這個時間段,也是他們最難熬的時候。”
維爾克尼茨說道:“當初,我們國家不也是這樣發展過來的?曾經東非本土估計也就比這好上一些,同樣都是一窮二白,是在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東非。”
雖然東非曆史隻有半個多世紀,但是這些時間也足夠很多家庭更新迭代了,最早到東非的一批移民,說不定重孫子都有了。
而曆史的變化就是在如此不經意間變得麵目全非,五十多年過去了,非洲其他地區還是那個非洲,而東非卻已經成為了文明國度,人口密度排在世界第五,僅次於印度,遠東,歐洲和美國,工業實力排在世界第三,僅次於歐洲和美洲。
之所以不是完全和國家對比,主要是東非的各種數據有些超標,就像可以將俄國視為一個大洲一樣,東非也不遑多讓,畢竟最小的大洋洲麵積也才不過八百多萬平方公,當然,麵積多寡不是主要因素,艾琳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巴西麵積也不小,而俄國和東非與他們的差別就是,兩個國家人口都達到了一億以上,比整個南美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