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雞賊得很,立即跳下雲端,落入蓬鬆的花叢中,這聞聞,那嗅嗅,試圖從中找到什。那些“百姓”則是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此時他們心中憤怒也不見了大半。
有的是呆住了,顧不上再憤怒,有的則是感到了憤怒的無用,便化作了絕望。
王母娘娘都死了,誰還能鬥得過他?
沒了東王母,他們又何去何從?
怕不是被吹一口氣,就灰飛煙滅了。
然而隻見雲端上的神仙低頭看著他們,眼中並不見分毫殺意,唯有平靜:
“我不追究你們,不過這是你們自己選的,我也不會救你們。既然死了,便去該去的地方吧。”說罷,揮揮袖子,便有清風吹來,將漫天黑煙霧氣全都吹散。
世界恢複了清明,頭頂重新現出金光,透過金光罩,隱約可見幾朵雲飄在上麵。
林覺抬頭一看,喊了一聲:
“神官可在?”
“在!”
立即便有一朵雲穿過了金光,載著兩名神官飛入了金光罩,第一時間便是打量下方,又看向林覺。“真人有何吩咐?”
“請讓地府的陰官鬼差來,將這些百姓的鬼魂帶走吧。”
“這些……”
“是東王母的信徒,也是在人間吃不飽飯,穿不暖衣,上無法供養老父老母,下無法撫育嬰兒孩童,生病沒錢抓藥,受傷隻得等死的人,因此才被東王母以恩惠所吸引,隨她而去。”
“知道了!”神官說道,“那東王母…”
“此地生機盡去,她的神魂無存,也再沒有了可以卷土重來的土壤。”林覺說道“若不放心,便叫真君神將再來檢查幾遍。”
“我等立即上報!”
兩個神官對視一眼立即就有一個分出一朵雲離去,應是上報去了。
林覺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待得狐狸跳回雲頭,白雲便托載著他們,緩緩離開這。
留下一名神官停在金光罩下,低頭掃視,看著整片大地的花團錦簇、生機盎然,還有那些麵露絕望之色的鬼魂,暗自心驚。
白雲出了墨獨山,直去繼光縣。
狐狸站在雲端,仰頭嚴肅的盯著他:
“你的毛又變黑了!”
“是啊。”
“白的好看!”狐狸說道,“我就是白的!”
“可能………”
繼光縣外,那棵苦楝樹仍在。
樊天師的鬼魂仍然寄生在此。
香火之氣濃重,隻是他都不收,也不願被召上天,隻願做鬼,不願為神。
不過與以前不一樣的是,因為林覺曾將一尊神像放在這,救了繼光縣的樊天師也葬在這,因此林覺等人離開後,繼光縣的百姓便自發捐資在這棵苦楝樹前建了一間廟宇,供奉那尊神像與樊天師的墳墓、牌位。
值得一提的是,那尊神像一直在此。
浮池神君沒有將之收回、摧毀,也沒有讓自己的信徒來將之帶走,而是任它留在這,與他所看不起的那位弄虛作假之徒待在一起。
隻是七年光陰,樹中的鬼也從新鬼變成了老鬼,雖無消散跡象,反應卻也變得遲鈍了許多。這可能不光是風吹日曬、雨打月華消磨的,也可能是成鬼之後的孤寂無聊導致的。
林覺挑了無人的黃昏時候,駕雲而來,到了這,給他倒了一杯酒,坐看天光漸暗,長長歎道:“道友啊,早給你說過了,神靈不好當,可這野鬼也不是那好當的……”
昏昏暗暗之中,樹中浮現模糊身影。
“好當……好當……”
身影的神情似乎有些呆滯。
“道友這幾年可好?”
“好……喜歡………”
“怎個好法?”
“夜……進城……是故鄉……”那道身影斷斷續續的說道,“白天……有人祭祀……路人路過歇息……聽他們說話·……給我上……”
“嗯?”
“這次是……真的.……”
說得並不清楚,林覺卻也聽懂了。
這次他是真救了人,真做了天師的事,因此附近百姓的祭祀供奉、路人路過時的敬仰,都與曾經不同。林覺隻是搖了搖頭,舉杯飲酒,並未多說,接著說道:“今日我特地去了墨獨山,了結了那不肯赴死的東王母,也算為你、為此地百姓、為死去的聚仙府高人與守城將士報仇了。”
“好……好…”
“既有路人在此歇息,你可聽他們說了如今的天下大事?”
“羅公回北方後,在家族支持下起兵,如今已經占據了整個北方。皇帝退位了,太子上位,不過荒唐更甚從前。潘公好久沒見到了,據說如今在魏水河中與魏女相爭,鬥得激烈,難分勝負。”
林覺慢慢與他講述。
模糊不清的身影竟也端起了酒杯,一邊聽著一邊仰頭飲著。
不知不覺明月高懸。
“我也該走了。”林覺站了起來,“下次再路過此地,來看你,不知又是何時了。總之今我已然成真得道,距那真仙大能又近一步,看是我先修出讓人起死回生的本領,還是我先集齊神華回生金丹的丹材。道友在這慢慢消磨時光吧。”
說罷,毫不留戀。
空中飄下一朵白雲,林覺往前一步,便離去了。
黟山深處雲霧,古鬆道觀真人。
“師父!”
道觀中的兩個小道士舉著頭,看著天上飄來的一朵白雲,很是驚訝,扭頭對著後方喊道:
“有一朵雲飄到我們道觀上麵了!”
“師父!有神仙來訪!”
一個老實巴交的中年道士快步走出來,以手遮在眼睛上方避光,抬頭看去。
果真見到一朵白雲飄在道觀頂上。
因為這朵白雲和天上的雲一模一樣,如此望去,其實很難分清它的大小高低,唯有看見雲頭上的人影,才可分辨一二。
隻是這看去,也隻是黑漆漆的一片。
可從雲端之上,卻忽的傳來聲音:
“師兄!你看我這白雲如何?”
“呀!”
兩個小道士這才驚訝起來。
“是師叔!”
“八師叔?”
林覺微微一笑這才讓雲慢慢降下。
“真是八師叔?見過八師叔!”
“見過八師叔!”
兩個小道士都對著他行禮。
說是小道士,其實也已經是少年了。
單看樣貌的話,和當年剛上山的林覺、小師妹差不了多少。
“你們也長大了啊……”
林覺一邊說著,一邊從雲上下來,手中托著一麵銀鏡,遞給大師兄:
“多謝師兄肯借搬山寶鏡,不然我可能就過不了那一關了。”
“師弟騰雲回來的?”
“放心,我先去了山神那,拜見過了他,得他允準,才駕雲來的。”
“你成真得道了?”
“自然。”
“師父說的果然沒錯。”大師兄好像早已猜到,並不意外,隻是神情唏噓,“我們浮丘觀居然也出了一位仙人了。”
“我不會是最後一位。”
正在這時,內院又走出一道身影,一見到他就喊道:
“師兄!”
正是小師妹。
“你也回來了?”林覺意外。
“我猜到師兄除完東王母後,會回黟山,為怕師兄騰雲駕霧,我跟不上,就先變成鳥飛回來了。”小師妹說道,忽然一笑,“而且我還故意沒告訴他們師兄已成真得道,且會騰雲駕霧回來。”
“貼心!”
林覺回到這,才是一身輕鬆,仿佛什都可以不想,什都可以不憂,哪怕成真得道,也沒給過他這足的安全感。
可是他卻沒有立馬進內院,而是先去了後山的墳場。
成真得道這般事情,自然要告知師父。
走到後山不遠,尋到最新一方墳塋,上三炷香,小聲念著:
“師父在上,徒兒不負你的教誨指點,今已成真得道,也為浮丘觀尋得成真之路,從此後人世世代代,都不必再為此憂慮。
“隻是可惜,師父不能親眼所見。
狐狸在他身邊,一臉嚴肅。
師妹與小花也陪同著他。
回想當初下山,那滿山的杜鵑辛夷還記憶猶新,隻是僅僅是下山之後,都已經過去十多年了。而當初山上的生活,也仍無法忘懷。
過了許久,這才回到道觀。
林覺對小師妹說道:“寫信叫別的師兄們回來吧,就說我成真得道,在黟山上擺宴席,請他們回來吃酒。”
“好!”
師妹答應得毫不猶豫,隻是停頓一下,忽然想到:“那豈不是又沒有三師兄的份?”
“有的!”
旁邊傳來一道聲音,清清細細:
“狐狸在他的玉兒馬上,宮殿盒子上,按了爪印!找得到他!”
“咦?”
“狐狸!聰明!”
“那就將他叫回來吃席吧。”小師妹一臉嚴肅,心中全是雜念,“讓他看看成真得道的小師兄,看他怎說。”
“好!”
狐狸變作烏鴉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