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要開酒席?道爺我沒有又錯過吧?”天上傳來三師兄的聲音。
“你來得最晚!”二師兄抬頭看去。
“那罰我二十杯好了!”三師兄落到地上,笑嘻嘻的。
“罰你滴酒不沾。”七師兄說。
“喲!這不是林真人嗎?”三師兄無視了那句,徑直看向林覺,“說是真人成真得道,是真正的真人了!真人在上,先受我一拜!”
“師兄滄桑了………”
林覺打量著三師兄,隻覺相比起七年前分別時,他的容貌有所衰老,皮膚有所變黑,胡子拉碴,確實像是經了不少風霜。
“些許風霜,不值得真人掛念。”三師兄擺了擺手,“你們在說什?”
“金丹。”
“什金丹?”
二師兄便將剛才的事,又對他說了一遍。
“不愧是林真人!我就說吧,該讓林真人來當咱們的大師兄,做浮丘觀的觀主,這樣我們都是仙人門下,我們浮丘觀也有仙人了!”三師兄右手一打左手,又兩手分開,笑嘻嘻問道,“金丹要些什配方?”眾人便都看向林覺。
“大抵來說,須黃金千兩,功德二斤,千年火參四錢,千年雪蓮四錢,地靈丹一顆,上品金精四錢,燕卵香一顆,八兩東海朝霞氣,八兩西域晚霞光,三斤南山石,二鬥北豹泉,再加龍須鳳羽各二錢,於人氣鼎盛之處,聚睛凝神,真火煉製千日,除雜質,出金丹。”
眾人聽完,都愣住了。
“黃金千兩?能沽多少酒了?”
“地靈丹?是這個嗎?”
“功德二斤,除了五師弟,誰都不好得。”
“朝霞氣,晚霞光,南山石,北豹泉,聽來倒是容易,不過我們若要煉丹,豈不還要苦練采擷法?”“難怪師弟當年會問我燕卵香……
“別的尚且難說,可龍鳳世間已經很不常見,龍須鳳羽又該哪去得?”
“難怪師兄四處奔走。”
“小師弟是怎在這十幾年內,湊齊這多東西的?”
眾人全都看向了林覺。
“成真得道果然不是易事。”三師兄解下酒葫蘆,仰頭飲了口酒,難得正經一下,眼光閃過對師弟的憐惜。
隨即他又搖搖頭,說道:
“這東西太麻煩,又要尋材料又要煉丹的,還要學采擷法,煉丹術,道爺我就懶得搞了,今兒回來,也是來吃師弟的成真酒宴的,看看林真人成真得道之後,還舍不舍得下廚做飯,露露手藝。不過這配方上的東西道爺我也暫且記下了,若道爺遊曆天下發現這些,也不介意幫你們費點心思取來,等你們成真得道之後,給道爺我搞些仙家美酒來就是了。”
“師弟想清楚了?”二師兄問。
“師兄不想與華公主長長久久嗎?”七師兄說。
“有什好再想清楚的?我已比山下多數人間百姓要活得長,都一輩子了,難道還沒想清楚?”三師兄飲著酒說,“道爺我想成仙,也是為了逍遙自在無拘無束,若要為此奔波,又成什仙?”說著停頓一下:
“何況有大陰陽法,沒有金丹,道爺我不一樣成真得道,長長久久,逍遙快活?”
“我倒覺得三師兄難得說了一句在理的話。”四師兄微笑說,“金丹雖好,煉製太過不易,我看不是我能煉成的,我還是順其自然吧。”
“我也誌不在此就不費心思了。”五師兄杵著拐杖。
林覺則是點頭:“任師兄們選擇。”
這倒不出他所料一
幾位師兄本就各有各的性子,各有各的追求,這既是他們的人生,亦是他們的大道,拋出金丹,也隻是給他們另一種選擇。
有選的,自然就有不選的。
總之都得告知他們。
“這些材料,晚些時候我問問我家乩仙。”六師兄說道。
“我尋丹材之時,也可以多尋一些。”二師兄說。
“不光是你,我們互通往來,可以節省時間。”七師兄說著,“若是最後分了還有多的,說不定三師兄也會轉變主意。”
“盡力而為。”大師兄說。
“諸位師兄不必急於一時,請先順其自然,千年雪蓮下一次開放,還有五十年,興許在這之前,已經有師兄成真得道了。”林覺說道,“有不知道的地方,記得問我,若有麻煩,也來找我。”
小師妹則是站在原地,一下想到當初魏水河邊,鬥贏鼉龍王得的金精,一下想到西域塞外,師兄舉著玉瓶裝下的晚霞,一下又想到東王母遺落下的那幾枚地靈丹……
隻覺成真得道,果真不易。
這如何不是一場場修行曆劫呢?
正在這時,三師兄樂說:
“我回來時,路過榔頭山,聞到山中傳來異香,怕是那位山神的千日酒又要釀成一批了,算算時間,開宴起碼要等到一兩年後,既然小師弟要以吃酒為由請我們回來,又要辦成真宴,怎能沒有好酒?不若我先帶上禮物,前去拜訪,求一些回來?”
“正好我也想尋好酒,好拿去請教一位真人成真之事,便與師兄一起去。”林覺說道。
“那我也去!”小師妹說。
“好!”
“那我們就備些食材。”大師兄說,“多虧師弟的菜譜,季陰季陽學到幾分精華,這回也讓師弟吃個現成。”
榔頭山還是那樣,青草如絲,亂石古鬆,一群猿猴哼哧哼哧,抬上一個罐子,當初路過參加的山君宴會,如夢一樣,仍然記憶清晰。
隻是再來這,已是成真得道。
不過當然沒有因此輕慢山神的道理,林覺仍然恭敬有禮,將之當做前輩,以一枚靈元丹為禮,向其換了一罐新釀的千日酒。
原先要走數日的路,如今騰雲,不過片刻之間。
回到黟山浮丘觀,太陽也已西斜了。
道觀升起炊煙,一片熱鬧。
隻是灶屋中忙碌的已經不是林覺了。
而是季陽和季陰。
得了林覺的菜譜之後,七八年苦研,二人也是有了一些心得。
不過林覺也在灶屋之中,一邊看著他們,一邊指點一二。
小師妹則是站在一旁出神。
當初年紀最小,總在灶屋中燒火做飯的師兄妹,如今也成了長輩了,取代他們的,是另一對師兄妹。夕陽墜下山坡,濺起人間煙火。
山上道觀也點了燈籠,螢火繚繞,一片通明。
一盤盤菜肴在空中漂浮著,冒著熱氣,自動飛出來,落在院中古鬆下的長木桌上。
“師兄你看!”
小師妹忽然指著旁邊。
林覺順著轉頭一瞄
兩個少年道士提了精巧的食盒,拿著三株草香,到了道觀的空地上,將食盒擺在石磚上,又將草香插在磚縫泥土,獻祭給黟山的山神。
他們居然繼承了林覺的習慣!
而且還在器具上做了升級!
“哈哈哈……”
林覺不由笑出了聲:“這兩個人大有可為。”
再看桌上,一道道菜肴穩穩飄來落下,大都是林覺當初寫在菜譜上的一
鹹肉燉春筍,清蒸刀板香,紅燒雜魚,蔥蔥鯽魚,仔薑兔,鹽焗雞,還有幾乎味道一模一樣、看得出沒敢在配方上做任何改變的鹵味,以及幾道順應時節的家常小菜。
“嚐嚐!”
大師兄招呼著道。
三師兄一點不客氣,當即下了筷子,隨即立即眼睛一亮:“有小師弟七八成功力了!”
眾多師兄紛紛下筷,同樣讚不絕口。
“確實不錯!”
“大師兄也算是搭上季陰季陽和小師弟的菜譜,享起了清福了……”
“不用說!大師兄在山上的日子,超過了浮丘觀曆代觀主的總和!”
“不過我還是最懷念師弟的鋪蓋麵.……”
“大師兄沒有收新的徒弟嗎?”
“去年看上一個,覺得不錯,不過人家父母不肯把他交給我。”大師兄坐在桌邊說,“最近幾年有很多流離失所的孩子,我問過乩仙,這般亂世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就算新朝初定,短時間也安定不下來,不急,不急。”
“我還說你多收一點,先替我教著,等把做飯教會了再分我一個。”
“哈哈哈……”
幾人紛紛討論,對季陰季陽讚不絕口。
“你們還不收徒?”大師兄說。
“我收什徒?孤身一人,這輩子足夠了!”三師兄說道,“收了隻是累贅,要收個我這樣的,更加煩人!”
“咦?你不剛剛還說,華公主還在南海邊上等你吃完酒回去嗎?”七師兄不解道。
“你這樣的,也煩人!”
“我已物色好了一位,是石門山下一戶人家的孩子,他常來山中玩耍,不知天資如何,總之頗有悟性,又頗有靈氣,與山中獸禽很親近,也與我那些好友很合得來。”四師兄說道,“我就不看他天資了,隻看緣分。”
“我也在待緣分。”五師兄說。
“倒有很多達官貴人欲讓子女拜我為師,不過我覺得,也不合適。”六師兄說道,“反正我不如大師兄二師兄年長,又何必著急?”
“我也一樣,不急,不急。”七師兄說。
“小師弟呢?”
“回去之後,我欲尋一靈氣充裕之地,也建一道觀,一來清修,二來也學大師兄,收幾個徒弟,讓他們做飯掃地,伺候著我。”這也是林覺想了很久的事情,“正逢世道大亂,他們若是學得本領,也可下山降妖除魔,安定天下。”
“嘖嘖!仙人門庭啊……”
一口佳肴,一口美酒,一片歡聲,不問世間憂愁,便是世人心中向往已久的神仙日子。
千日酒雖好,卻不可貪杯。
幾人放開身心,喝了半壇,喝得半醉。
剩下一半,三師兄醉醺醺想去裝走之時,卻已經被林覺搶先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