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午木他們首映結束,又應付完各種上門采訪的媒體,終於回到酒店的時候。
這事都已經登上國內的熱搜了。
一直在持續關注著國內輿論動向的舒梅當即就是興奮的拿著手機找上午木,“哥哥,你看咱們的電影已經登上國內熱搜了。”
午木彈彈她腦袋,接過手機查看。
確實已經上熱搜了。
第一就是。
#午木要拿戛納影帝?#
這話題太吸睛了,又是午木,又是戛納影帝的。
完全就是風馬不相及的東西硬湊到一起一樣,誰看了不得點進去查看一下啊。
麵的評論和各種討論早就已經爆炸了。
“第一個人吹午狗可能拿戛納影帝的時候,我覺得他是在和我開玩笑;第二個人吹午狗演技炸裂的時候,我覺得他是收錢了;第三個人吹午狗電影首映震驚全場的時候,我覺得他可能是被午狗給魅惑了。直到六公主也開始吹…天塌了!
“樓上的,有沒有可能其實六公主也是收錢了呢,明擺著午狗從日本粉絲遊行之後,有統戰價值了,官方開始替他宣傳了。”
“對,吹得太玄幻了,你說大家鼓個掌還能信,當場落淚成那樣誰信,電影語言都不通吧,最多加個字幕有那種效果?”
“我也覺得太誇張,你說午狗拿個金雞百花我信,甚至拿個金像金馬也可能,但你說直接戛納,這也太搞了。
大片大片的質疑聲。
但也有一些現場的觀眾和相信的觀眾。
“雖然我也不敢相信,但作為現場首映的觀眾,不得不說當時的情況真就是這樣的…午狗這電影是真有東西的。”
“別的不敢說,隻能說一句,我看午狗這電影確實看的掉眼淚了,還有六公主那的影像資料也是真的,不是從別處拚接的。”
“六公主那不至於用這種東西騙人,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大官媒。”
討論的異常的激烈。
反正就是不管信還是不信的,最終都化成了一個疑問。
午狗電影到底拍了什,什時候能看?
舒梅已經目光迷離了,“嘿嘿,戛納影帝,嘿嘿,戛納影帝!
午木無語的看看她,“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呢,高興的那早。”
雖然現場情況確實熱烈,但給獎這東西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至少咱們希望很大!"舒梅很樂觀。
把手機還給舒梅後,去找林清月,沒想到林清月也在看手機。
“咱們電影豆瓣首映開分出來了,9.1分。”
“這高?"午木意外。
電影評分和口碑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現在越來越重要了,現在很多觀眾都習慣在去看電影之前先看評分,如果評分不好,很容易就出現觀眾被影響不看的情況。
同樣,評分高就很容易吸引觀眾去看,和自來水宣傳。
所以現在圈內越來越重視電影評分,從首映場之後就會特別關注首映觀眾們的首波評價。
國內電影評分網站,貓眼、淘票票之類的評分比較水,動不動九分以上。
豆瓣嚴格些,8分是世界頂級的佳作,9分以上已經差不多是神作標準了,像在地球,大名鼎鼎的《教父》9.3、《怦然心動》9.1、《讓子彈飛》9.0、《沉默的羔羊》8.9。
全是知名的神作。
林清月點頭,“首映開分可能會高點,樣本量小,等公映之後會降低一些,不過按照慣例,應該也能有8.8左右的得分。”
他們這片子的原版,《秒速五厘米》在地球上,六十萬人評分8.3。
在藍星,平行時空版肯定和原版不一樣,再加上又有午木的出演,得分自然會更高點。
午木好奇的湊過去查看豆瓣上的首映觀眾評價。
嗯,說起來,豆瓣也一直是他的黑粉兼前女友粉的一大聚集地了。
這點在評價就反應出來了一點。
“4星,難以想象這會是他拍出來的片子,愛情、遺憾、還有…孤獨,突然覺得,我們以前可能並不了解他。”
“5星,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感情和孤獨,每個人這輩子永遠也找不到想象中的愛情嗎?”
“5星,這是一部有關於距離,有關於愛,有關於人生,有關於孤獨的電影。對於愛情的困難拍的太過於真實了,就像電影的那句台詞一樣,那巨大的人生,那渺茫的時光,這些都無可避免的攔在我們麵前。”“4星,唉,雖然他在電影是和那個女導演是男女主,但他的初戀是那個女人吧,這些應該是他把和那個女人的過去融入在麵,感同身受才拍出來的電影吧,不然也不會那有感染力,就像他的天後一樣,過去讓他視若天後的女人,最終也終於是因為種種原因和分開,他心中也有遺憾吧。”
嗯??
午木目光瞄過最後一條評論,趕緊轉頭,漫不經心的樣子,“沒想到豆瓣上倒是有不少首映場的觀眾。”但他的轉頭好像還是慢了。
林清月好笑的看他,“放心吧,我不生氣,從來沒把她當成過對手看。”
午木隨口哦的一聲,“等會晚上吃什?”
林清月白他,拉過他的手,·不過偶爾確實會有點不爽,你以前各種深刻的第一次都被別人擁有了,我卻從來沒看過。”
她說著,忽的抬頭,喊道,“寶寶。”
午木好險沒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他好笑的看向林清月,“我對這稱呼沒什特別的意義啊,你想叫也沒問題。
林清月湊過來親他,“嗯。
首映場之後,國內的熱議暫且不提,戛納這邊,也是熱度高漲。
之前說午木是小透明可能不夠準確,但說他們的電影是小透明肯定沒多少問題。
就是衝著午木的外貌和他之前在開幕電影的表現關注一下而已。
但看完首映場之後,大家突然發現,午木他們這電影還真是黑馬。
午木那種驚人的“表演"不說,就電影本身也是質量極高。
所以他們的電影一下子就從無人關注,成為了奪獎大熱門,甚至比開幕式前熱議的《死亡郵件》、《悲情列車》聲勢還要高了。
這種熱度的直接體現,就是每次出去,都一大堆媒體和記者開始關注他們了。
還有電影節的風向標,各大雜誌的場刊上…
第二天,午木剛起床,就看到舒梅抱著一大堆報刊回來了。
“哥哥,你看,咱們霸榜戛納場刊了!"她見到午木,興奮的道。
嗯,確實霸榜了。
隨便拿起一份,就是他的封麵海報。
在上次的次頁待遇後,他也終於有封麵待遇了,而且還是主流場刊的全封麵待遇。
比如最權威的《國際銀幕》場刊。
封麵是他站在展廳,接受台下觀眾們熱烈歡呼,台下還有不少觀眾眼帶淚水的那一幕。
封麵標題【電影最原始的感動,一場心靈的旅途,午木林清月《分別》】
翻進去,這封麵文章是場刊主編斯科特親自寫的,足足占了兩個多版麵。
午木好奇的看過去。
“開幕式的第三天,華國演員午木和華國導演林清月為我們奉獻了本屆戛納最大的一個驚喜,他們帶來的中長片愛情電影《分別》。
“客觀的來說,這電影的缺點很明顯,故事薄弱,場景單調,很多地方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音樂MV。”
“但和缺點相對應的是,這電影優點也足夠的明顯和強大,演員驚豔到讓人震顫的表現,極其有氛圍感的鏡頭和拍攝技術,足夠有代入感的情緒,充滿普適性和內核.…”
“一部電影最大的意義是什呢?或許有無數種答案,對人性的探討,對社會的批判,對光影技術的探索等等等等。”
“但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電影藝術發展了一百二十多年,還經久不衰的一大原因,一定是觀看電影能夠體驗到一種有別於自身的不一樣人生,能夠勾起反芻自己人生中的那些遺憾和美好。”
“《分別》這部電影,在別的地方缺點明顯,但恰恰在這方麵,極其的優秀…”
兩三千字的文章,主要說他們電影代入感強的,講的是每個人普適性的愛情和孤獨。
總體很客觀。
他們這電影確實缺點和優點都非常的突出和明顯。
除了封麵文章外,還有場刊自己對主競賽電影的一個預測和評分。
《國際銀幕》場刊給他們電影打出了8分的成績,然後獎項的預測上麵,預測他們能拿金攝影獎、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三項。
從戛納電影節的含金量來說,金棕櫚獎無疑是第一,是最有含金量的那個,頒給每屆電影節最優秀的那部電影。
然後評審團大獎含金量第二,一般習慣性頒給第二名或者相對比較有爭議性的傑作電影。
這兩個是戛納最高的兩個獎。
接著最佳導演獎算第三,頒給那種作者性極強,也就是個人風格突出的優秀導演。
最佳演員不用說。
還有最佳劇本,特別提名獎,這些算第二梯隊。
接著是金攝影獎,就是最佳處女作獎,因為這是林導的第一部長篇電影作品,也能評。
總體來說算是相對比較看好的一個預測。
雖然沒有含金量最高的兩個獎,但也有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了,對於一部參展前壓根沒抱什期望的電影來說,已經足夠的好了。
除了《國際銀幕》的場刊,還有《綜藝》的場刊,午木也是封麵。
封麵標題【征服全場的表演,華國演員午木《分別》】
《綜藝》的場刊主要說的是他的表情,對他的表演非常看好,覺得他的表演讓片子增色了很多。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整部片子都是為了他的個人形象和服務,一切的鏡頭和故事,都是為了塑造出他在電影的形象。
而他的表演也立住了這種塑造,並且加強了這種塑造,讓整部片子像是他的心靈獨白一樣的成了他的個人獨角戲。
反正就是極盡誇讚,非常的看好他。
但神奇的是,封麵文章看好,得獎預測,競然反而沒有他了。
《綜藝》場刊也是評分8分,然後得獎預測,預測他們能拿評審團大獎,金攝影獎兩項。
整部片子的獎項提上去了,預測了評審團大獎這個含金量第二的。
但他們誇獎的演員,反倒是預測的比《國際銀幕》還不如,最佳男演員直接去掉了。
午木蠻意外,這是什原因?
ps:兩章加起來五千九,比昨天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