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禦屋家開城投降了。
今川義元的死對他們打擊太大,外加被新彎津折騰了好幾年,精疲力竭,從上到下皆無戰心,哪怕就是有一二死硬分子想“一所懸命”死拚一場也無人響應,最終禦屋家匆匆收拾了細軟金銀,打開了城門,把寶押在原野會信守誠諾饒他們一命。
原野也沒違背諾言的打算,給禦屋家的這幾十個人發了通行文書就打發他們滾蛋,再留下幾十人接收城池,自己則率領彎津軍繼續北上。
下一個目標是竹田城,這地方原野也熟。他第一次來知多半島綁架人力就是來的這,現在故地重遊,風景依舊,隻不過熟人沒了一一竹田兵右衛門那老頭前兩年病死了,聽說病死前嘔血不止,極有可能是被原野搶劫了太多次,人口損失巨大,大兒子還被擊斃了,事後越想越氣,越氣越想,給活活氣死了。帶著微微一丟丟愧疚,原野繼續打發阿滿去勸降。
而竹田家當初被原野暴打了好幾次,損失慘重,到現在根本沒恢複元氣,再麵對比當年多了近十倍的彎津軍,就算今川義元沒死他們也缺乏抵抗的勇氣,最終和禦屋家做了同樣的選擇。
這兩家屬於熟透的果子,都反複挨過原野的暴揍,如果沒有今川家這個威脅在,原野兩年前就把他們連皮帶骨吞了,他們現在投降在某種意義上也算解脫了,至少不用再和原野這惡鄰擠在一起,日夜提心吊膽,但海老名家比他們兩家膽子大一些,展現出了“一所懸命”的勇氣,拒絕投降,開始籠城作戰,要頑抗到底。
他們勇氣可嘉,哪怕深知彎津軍的實力依舊表現的十分英勇,但一座低矮的夯土城牆配上一些木製門樓箭塔壕溝,以及拿著弓箭的一百多名武士郎黨,根本稱不上威脅,在彎津軍鐵炮強力掩護之下,沒多久城牆就被炸垮了一大截,隨後就是兵敗如山倒,被彎津軍堵在城亂殺。
最終,海老名家堅持了兩個多小時,算是給原野添了點堵,耽誤了他一些時間,但付出了家族男丁大多戰死的代價。
這種膽敢反抗的,原野就沒那好說話了,直接把海老名家抄了家,餘下的族人發去苦役,以為後來者鑒。
嗯,這樣其實死人更少的,好好聽話,他不會趕盡殺絕,至少能保住浮財性命,不好好聽話,那以後就不用聽人說話了。
知多半島以後歸他所有,他的地盤上不需要武士。
原野在彎津、新彎津憋了好幾年,努力發育,把所有盈餘全扔進了軍隊,假想敵從來隻有一個,就是織田信長,知多半島上的豪族就是聚在一起也隻能給他找點麻煩,現在百多人一堆分在各種小“山寨”小村莊,那連提也不用多提,他一路橫掃,如入無人之境,隻花了大半天時間就趕到了大高川。大高川是白川的支流,在大高城附近入海,而大高城原本在今川家手中,由鶼殿長照和北側丸根砦的鬆平元康一起率人防守,但桶狹間合戰當夜鬆平元康就第一個扔下防區逃了,鶼殿長照也沒多猶豫,今日午前也帶人逃了,等原野一路急趕趕到時,大高城接近空城,隻有一些當地豪族的人在麵。
原野毫不猶豫就驅逐了他們,讓他們全部往北滾,去找織田信長,然後分出一部分輔兵和壯丁入城,開始依托後方加固城防,補充彈藥糧草一一這之前一直受到織田家的圍攻,城防本就不錯,不用要大修特修,要不是今川家棄城逃了,憑原野這三千多人想硬啃下這還真不太好辦。
大高城也算知多半島的門戶,再往北沿著海岸線就是鳴海城和熱田港了,原野控製住了這,就算把知多半島關上了一半的門,隨後他又帶著彎津軍沿著大高川往東走,繼續一路掃蕩,控製沿河的支城和岩砦。這些也不費勁,之前這基本都在今川家的控製之下,畢競今川義元上洛走的就是這條路線,現在今川義元死了,這的今川軍不少已經逃走,而就算還沒來得及逃的,遠遠看到彎津軍過來,也無心作戰,完全不想被圍在尾張境內,立馬就會走人。
借桶狹間合戰之後的亂局,原野很快就控製住大高川南側的支城和岩砦,命令西路彎津軍不停把知多豪族扭送出境之餘,隻等織田信長的反應。
“今川家啊………”
原野在布置完大高川防線之後,又返回大高城坐鎮,看著“活命眾”送回來的情報,十分無語。也難怪今川義元在後世那丟人,他死後今川家的表現簡直是一灘爛泥……不對,爛泥都比他們強,簡直是一灘狗屎。
鬆平元康是第一個跑的,朝比奈泰朝是第二個跑的,鶼殿長照是第三個跑的,而他們接二連三的後逃,遝掛城的守將也受不了了,同樣開始後逃,簡直像是連鎖反應一樣,所有人都在一窩蜂往駿河跑,也不知道他們在跑什。
甚至從最新消息來看,三河國岡崎城的今川家守軍也特跑了一一這些人連織田信長的麵都沒見到就跑了,真的莫名其妙,竟然讓鬆平元康撿了個大便宜,瞬間就恢複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不用當附庸了。大概是曰本戰國時代“二元製”統治的鍋吧,大頭目一死,下麵的二級頭目們馬上就開始各有心思,開始考慮投靠新主,不然就是起了保存實力之心,瞬間失去作戰欲望,哪怕實力強大也會瞬間變成一盤散沙。今川義元也真是可悲,那憋屈的死在了爛泥,手下競然沒一個想著替他報仇的,跑起來一個比一個快,簡直像是比賽一樣。
“不止這些,今川家的水軍也跑了。”阿滿正翻撿整理“活命眾”送回來的各類情報,嘴上閑不住,隨說了一句。
今川義元的死像是向池塘扔進去一塊巨石,巨大的波紋正在擴散,每一刻都有或大或小的異常情況出現,“活命眾”自建立以來還是第一次經曆這種考驗,送回來的情報亂七八糟,從今川家的動向到某家小豪族正聚集兵力,亂七八糟什都有,就連她也需要上手親自分撿了。
原野接過這幾份情報,這是通過好幾個人好幾條線匯集到這來的,互相驗證之下已經可以確定屬實。今川家的水軍確實逃跑了,而且逃得十分匆忙,因船隊無法一次性帶走那多人,很多糧草和雜兵足輕都被扔下了,現在蟹江城正一片混亂,周圍織田家的寄子豪族們正勇氣大增,從一開始的龜縮之態轉變為勇猛無比,正自動自覺的從三麵圍上去,準備消滅這股入侵者,刷一下戰功。
原野看完之後,真想一步千,從知多郡竄到海西郡給葛山信貞兩個耳刮子。這廝明明在織田家最空虛之處,還手握五千大軍,外帶一支規模不小的水軍,竟然什也沒幹就這跑了,真想吐他一臉唾沫一一你又一點危險也沒有,跑什跑?織田家的主力都在愛知郡呢,你去把島津一把火燒了,再去把清州城占了啊!
你這一跑,這不成了給我上壓力了嗎?
這蠢貨,比前麵那幫人還讓人無語!
原野原本對葛山信貞寄予厚望,盼著他能帶著五千人在海西海東兩郡大鬧特鬧,最好鬧個天翻地覆,讓織田信長不得不率軍回援,好方便他把防線修成王八殼子,結果……
他失望之下,忍不住說道:“這家夥可真是個廢物啊!”
“大概武田家也對今川家起了心思了,準備插手今川家的繼承人紛爭,所以他才要趕緊回駿河。”阿滿見怪不怪,武士家族就是這樣的,為了控製地盤家主需要拚命生孩子,以擴大一門眾的數量,也能有足夠的女兒拿來結盟,但家主一死,孩子們為了爭位子就會展開廝殺,幾乎沒有例外。
像是織田家就是例子,織田信長的哥哥弟弟們排著隊謀反,就是這種繼承權之爭的延續。
“武田家嗎?”
葛山信貞的“水軍奇襲隊”離主戰場太遠,針對的也是織田信長,原野之前還真沒怎關心過這個人,聞言又翻出葛山信貞的個人信息記錄瞧了一眼,發現他竟然是武田信玄的第六子,是按“三國盟約”出繼給了葛山家當養子,情況和佐脅藤八郎差不多。
這人大概就是武田家在今川家的利益代表了,難怪一聽今川義元死了就不管不顧往回跑,連把火也懶得放。
原野搖了搖頭,將葛山信貞扔到了腦後。現在他和武田信玄打不上交道,葛山信貞又跑了,現在知道這些屁用沒有。
他向阿滿問道:“織田信長的動靜呢?”
“在這!”阿滿從亂糟糟的案幾上拿出一疊文書,“織田信長的人剛剛占了遝掛城,和我們一樣,沒遭到抵抗,然後織田信長本人帶著人正在圍攻鳴海城,岡部元信放棄了所有支城,正縮在城抵抗。”原野鬆了好大一口氣,總算還有一個沒跑的,要是今川家全特跑了,他可就坐臘了。不過他接過情報看了幾眼興奮之情又稍稍退卻。
織田信長孤注一擲,奇跡一般於萬軍叢中斬殺今川義元,極為振奮人心,而他挾此大勝,威望一時如日中天,以前十分愛惜實力,怎也不肯跟他去和今川家硬碰碰的尾張豪族們這會兒不用他說,自動開始向他身邊聚集,要糧草給糧草,要軍役給軍役,都從逆子變成乖孫子了。
不到兩天時間,織田信長已經聚起了過萬大軍,看樣子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鳴海城這根能直接威脅到熱田港的釘子拔了,現在正狂攻不止,拿尾張豪族們的老本強行登城。
也不知道岡部元信能不能頂住,這廝要是頂不住,很快就跪了,那搞不好就是彎津軍來直麵織田信長的猛力一擊了。
原野現在也別無他法,隻能默默給岡部元信祈禱了,希望他能支梭起來,就算頂不住也要多拖些時間,讓他能多準備準備,把防線好好修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