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去東華門的轎內,胤褐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康熙叫他去,究竟是個啥意思?

明亡之後,朝鮮冒著得罪大清的風險,一直暗中沿用崇禎後的年號。

這還用問嘛,朝鮮李家,肯定是心懷故明!

當年,若不是萬曆派大軍入朝參戰,朝鮮的李家王族,早就被木下藤吉郎殺得一千二淨了。可是,萬曆三大征,真把國庫給打空了。

大明把王爺當豬養的負擔,比大清重得多,而且,抽稅能力也遠遠不如大清。

大清沒銀子發軍餉了,真敢縱容湘軍,到處設關置卡,利用暴力手段,野蠻的收取厘金。

胤褐承包的張家口到京城的官道通行費,就是三種厘金中的一種!

說實話,人都是自私的。

遼東總兵李成梁,原本采取的是扶弱抑強的策略,故意讓建州女真自相殘殺,內部極不團結。可是,由於激烈的朝廷黨爭,李成梁被趕下台,閑在家中,種了十年紅薯。

等李成梁再次回任遼東之後,為了保住土皇帝的地位,就變著花樣的玩養寇自重了。

於是,原本是工具人的老虜,趁勢崛起了。

建奴崛起之後,大明屢屢兵敗,身陷兩線作戰的惡性循環。

胤褐想明白了,朝鮮膽敢沿用崇禎後的年號,已經徹底惹怒了康熙。

胤褐又不管禮部,康熙叫他去,還能是啥,肯定是討論用兵之事嘛!

果然不出所料,在康熙那,胤襦見到了老四、首席滿相溫達、兵部尚書殷特布、在家養病的一等侯辰泰。

隻是,令胤褐沒有想到的是,老十四居然也在殿內。

辰泰,姓董鄂氏,其父是大名鼎鼎的撫遠大將軍、一等公費揚古。

值得一提的是,辰泰的親姑姑,便是禍亂順治朝內院的董鄂妃。

不用多問,一看就是軍事會議。

等胤襦行禮之後,康熙陰沉著臉,冷冷的說:“東國,乃最爾小國,卻妄用亡明末帝之年號,莫不是欺我大清軍威不盛?”

康熙話音未落,一直想抓兵權的老十四,便急不可耐的嚷道:“汗阿瑪,下旨吧,臣兒願率三千鐵騎,馬踏漢城,擒了朝鮮小王,獻俘於大清門。”

胤褐隻當沒聽見似的,一直閉緊了嘴巴,默不作聲。

康熙的性子是,你越想爭,朕偏不給你!!

老八他們始終學不乖,總想搶班奪權,就是沒有看透康熙的心思。

第一個搶先發言,就拿得到兵權,康熙豈不是白當了五十一年的皇帝!

康熙沒搭理老十四,扭頭問溫達:“履綏,你看呢?”

溫達皺緊了眉頭,說:“皇上,出兵朝鮮,兵少了無法滅國。派兵多了,一旦戰事陷入僵局,恐國庫的存銀消耗過巨。畢竟,保和殿尚在重修,暢春園和熱河行宮也都在擴建之中。”

作為首相的溫達,確實很有幾把刷子,說的也都是老成謀國之言。

溫達雖然沒有當麵反駁老十四,卻用算賬的手法,變相否定了老十四的狂言。

別看朝鮮是最爾小國,其國內,一直養兵十餘萬,北防大清,南防倭賊。

區區三千鐵騎,就想滅了朝鮮國,顯然是吹牛嘛!

當年,皇太極攜鼎盛之八旗軍威,也率了十萬大軍,才迫使朝鮮人投降稱臣。

“辰泰,爾父武勇無雙,戰功赫赫,你不會讓朕失望吧?”

康熙居然跳過了兵部尚書殷特布,直接問了辰泰。

辰泰一直跟著費揚古南征北戰,雖未獨立領過軍,軍事經驗卻異常之豐富。

“回皇上,我大清有無數的火炮和鳥槍,勝朝鮮無虞也。但是,朝鮮南北長達三千,我大清出兵,絕不能少於五萬,不然的話,糧道很容易被賊軍截斷。”辰泰說的就是用兵的正道理。

康熙三征準噶爾的時候,為啥一定要出兵十幾萬呢?

說白了,就是王剪的老辦法,硬堆國力,像長城一樣的平推過去,迫使楚軍決戰!

秦勝楚,秦勝趙,都是堆國力,平推硬耗的結果!

如果,趙國國力足夠,不缺糧食,不怕硬耗,也就沒有長平坑卒的慘劇了。

“殷特布,你呢?”康熙仿佛剛想起兵部尚書似的,扭頭看向殷特布。

“皇上,江南綠營日漸腐朽,已經不堪大用了。倒是,直隸和陝甘的綠營,尚有求戰之心。”兵部隻管綠營,殷特布也就隻說綠營的真實戰力。

胤禍暗暗點頭,清初時期的八旗權貴們,既有很多提籠架鳥、飛鷹走犬的紈子弟,也有不少殷特布這種有見識的高官。

一個磚製皇朝,能夠坐穩江山,根源就在於:統治階級內部,必須能人輩出!

“小十五,朕給你五萬兵馬,替朕馬踏漢城,可乎?”康熙最後才問胤褐,顯然對胤褐寄予了厚望。在諸位皇子之中,即使是戰功赫赫的老大,也從未獨領一軍。

可是,胤禍已經先後幾次單獨領兵出征或平叛。

尤其是最近的一次,胤禍節製直隸諸軍,其地位和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大差不差了!

當著大家的麵,胤褐的腦袋又沒進水,肯定不可能掃了康熙的麵子。

胤褐還是老規矩,征服朝鮮肯定可以馬到功成,前提是,他有幾個條件。

“回汗阿瑪,最爾東國,旦夕可破,不足為慮。不過,火器營必須跟著臣兒一起去朝鮮,福建水師必須聽臣兒的節製。”

胤褐的立場站得極穩,平滅朝鮮小國,臣兒絕對沒問題。

不過嘛,條件也是有滴!

不管哪個時代,不會跟老板談條件的高管,肯定不是好高管!

胤褐想要火器營,康熙並不奇怪。但是,令康熙吃驚的是,胤禍居然想要福建水師?

不過,飽讀史書的康熙馬上想到了一個人:大唐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蘇烈。

蘇烈,字定方,乃是唐滅百濟的首功之臣!

此時此刻,胤耦想的就是四個字:跨海登陸。

正如溫達所言,朝鮮確實是小國。

但是,朝鮮號稱三千錦繡江山,是因為,南北的距離實在是太長了,對後勤補給造成了嚴重的壓力。但是,朝鮮的戰略劣勢是,東西太過狹窄,很容易被海上的敵軍攔腰截斷,則首尾不能相顧,敗相畢露和康熙的落伍軍事思想不同,胤褐的戰法,就是現代的斬首戰術。

大軍登船渡過黃海,突然從仁川登陸,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包圍漢城,用重炮轟塌城牆,一戰可定乾坤。

老十四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康熙不僅把他的建議,當作是耳旁風,而且,一張嘴就要給胤禍五萬兵馬。

這不是從門縫看扁了他嘛?

“簡直是無稽之談。元朝數攻倭國,卻落得慘敗收場,皆因狂風吹翻了無數戰船。”老十四不愧是從小喜歡軍事的家夥,他一張嘴就點明了要害。

渡海作戰,最怕的不是朝鮮渣兵,而是威力無匹的台風!

十萬噸的航空母艦,都需要提前躲避台風區域,更何況,最大百餘噸的小木船呢?

“四阿哥,戶部三庫如何?”康熙想用銀子的時候,每次都要和老四扯皮。

老四哈下腰,恭敬的說:“回汗阿瑪,戶部沒銀子了……”大吐特吐苦水。

胤褐暗覺好笑,老四是出了名的鐵公雞,康熙想拔毛,都難於上青天!

不過,老四兼管戶部這多年,他要是手不緊,大清的財政支出,早就崩盤了。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

這個硬道理,康熙不可能不懂!

實際上,老十四也懂,所以,他隻要求了三千鐵騎。

但是,在場的人,除了不通軍事的老四之外,誰還看不懂老十四的那點小心思啊?

先把兵權弄到手,等進了朝鮮,進攻遇阻之後,再找康熙要十萬兵!

老十四的小算盤,打得劈啪直響,精明得很!

隻要兩國開戰了,為了維護大清的國威,康熙就隻能捏著鼻子,被迫給老十四增兵。

兒子拚命算計老爹的命根子,嘿嘿,真當康熙是司馬衷?

“小十五,朕命你為征東大將軍,率軍五萬,節製奉天將軍、吉林將軍及福建水師……”

誰料,老十四沒等康熙把話說完,竟然大聲嚷道:“汗阿瑪,您真偏心,臣兒死都不服!”“嗚鳴……死都不服……”老十四居然當眾伏地大哭,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啊!

“胡鬧,太胡鬧了!”康熙氣得猛拍桌子,破口大罵老十四,“汝個黃口小兒,何德何能,安敢咆哮禦前?”

如果是一般人,被康熙罵了,也就乖乖的伏地請罪了。

偏偏,老十四真不怕死,他一邊哭,一邊聲嘶力竭的吼道:“前幾日,汗阿瑪還誇獎我,精通兵事,可堪大用來著。怎,今天就成了黃口小兒?”

“叉出去,叉出去,叉出去……”康熙顯然被氣昏了頭,連說了三個叉出去。

“我自己走,不要你們叉!”老十四從地上爬起來,拔腿就走,兀自大聲哭號,“太偏心眼了,我死也不服!”

康熙氣得翻白眼,忽然身子一軟,一頭栽進了老四的懷中。

“皇上……皇上…”

一時間,室內大亂。

PS:月票超過9500張,必有四更,這是第一更。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