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大湯天啟四年,西域匪患猖獗,餘陽郡五縣一夜之間落入馬匪之手,赤地千,百姓俱被劫掠一空。若在大湯初年,此事必被載入史書,且大書特書。

但此際湯室衰微,各地紛爭四起,戰火一起,打到數千內十室九空的在所多有,幾十萬百姓遭劫已經算是小事了,隻配在地方史中記上一筆。

餘陽郡當任史官是個伶俐的,便先來請示崔叔同,此事究競記還是不記。他本以為自己能討個乖,哪料崔叔同隻是淡淡的道了句“本官不幹涉史家’,意思是你看著辦。

這史官告退後頓時就想不明白了,不知道該寫還是不該寫,也不知道寫到什程度。焦急之下,大病一場。

而史官告退之後,崔叔同兩個兒子就有些擔憂,言道萬一這史官亂寫,豈不是影響了父親的名聲。崔叔同卻不在意,言道五縣百姓是馬匪劫走的,關他何事?隨便史官去寫好了。隨後崔叔同就收拾行裝,前往王都麵見趙王去了。

崔叔同不擔心史書,衛淵也不擔心。這事是馬匪幹的,關他何事?史書要記,也是記載太祖淵……不,定西節度使衛淵出兵剿匪,救民於水火之中。

此時青冥派出數萬大軍,擊退了猖獗一時的馬匪滅天幫第一戰團,救數十萬百姓於水火之中。隨後青冥軍隊就對百姓們言道馬匪還會卷土重來,到時就會屠殺報複,所以返回趙境的退路已經沒有了,隻有先去青冥暫居。而此去青冥,沿途已經設好了營地和粥棚,雖然到青冥要走幾千,但大家大可放心。

隨後一支青冥商隊出現,有數百輛大貨車。

青冥軍隊就將老幼婦孺都移到貨車上,先行前往青冥。如此一來,許多人家眷都往青冥去了,他們也就熄了回返故鄉的心,反正在哪都是種田,聽說青冥的田地還要肥沃些。

數十萬百姓迤邐前行蔚為壯觀。近萬青冥部隊隨行護送,沿途西晉各地官員一看是定西節度使的部隊,立刻大行方便,幾乎是禮送出境,誰也不敢刁難。

能在西域當官的,自然都知道馬匪的厲害。上萬滅天幫馬匪就曾堵過涵陽關大門,讓關內數十萬大軍一兵一卒出不了關。馬匪能幹到這個地步,也是世上罕有。有重炮的馬匪更是史無前例。

而滅天幫馬匪不管多囂張,轉眼間就能被衛大人給滅了,雖然滅了之後不久又會重新冒出來。故此,懂的和不懂的都覺得衛淵很厲害。

七十萬趙國百姓行走一個多月,終於搶在入冬前到了青冥。

這一趟路程接近七千,好在一路上糧食充足,剩下的又都是強壯漢子,習慣了勞苦,又能吃得飽飯,不時有貨車過來將病弱者接走,因此大隊百姓行走速度相當之快。

接近青冥,氣候就不再寒冷,進入青冥後更是有些炎熱。

一眾百姓當時就看呆了眼。晨霧初散,群山環繞之間,銀練似的河流將萬畝良田分割,泥土肥沃,竟泛著蜂蜜似的粘稠光澤。一望無垠的疆域當中,流淌若有若無的汨汨青氣,叫人聞之神清氣爽,疲累皆消。雖然一路奔行,舟車勞頓,但頓頓都能吃飽,還進入了如此仙地,這些百姓當時就如墜夢中,反應過來更是喜上眉梢。

這不就是他們夢想中的仙境?

接下來就是登記造冊,讓家庭團聚,然後是登記各種有特長人士,再向他們說明青冥各項製度,重點是軍功體製。然後就一批批送往青冥各地,安置生活。

這些事青冥內部早就熟極而流,幾百個小官就處理得井井有條,無須衛淵操心。

七十萬來自趙國的凡人隻給衛淵貢獻了不到三萬道氣運。衛淵則是早有預期,畢競他們不是真正流民,背井離鄉地來到青冥,能有三萬道氣運就不錯了。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等他們融入青冥生活,別的不說,光是能吃飽飯這一條,衛淵估計就能再收十萬氣運,然後等他們接受了軍功製度,有人晉升平民,有人成功鑄體,至少還能有二十萬入賬。入冬前的近兩個月,衛淵一邊在為七十萬凡人到來做準備,一方麵整軍備戰,忙到原地起飛。但是西晉方麵卻始終沒有打探到什消息,隻是聽說北方戰事不利,但有多不利,卻沒個準信。朝廷方麵似乎一切如常,晉王如常上朝,如常議事。

但是國運騙不了人,隻有衛淵拉了七十萬趙國百姓入青冥,同時把相當於三個月的貿易貨品,搶在趙王封關前送入趙國時,西晉國運反彈了一點,隨即就又是每況愈下。

衛淵始終不清楚西晉國運因何如此,於是隻能作最壞打算,把史書中那些什仲父、亞父、假父、攝政王什的傳記都翻出來看了看,看得冷汗直流,發現似乎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數月以來,趙國碧水界域已經擴張到百開外,城市內城已經接近完工,李澄風自趙國國內調來十萬大軍。但並沒有調更多部隊,顯然對自己的軍力十分自信。

李治則是在為入冬做準備,向青冥購入了五百萬斤糧食。

山民之域季節分明,入冬後嚴寒刺骨。李治現在界域已能自給自足,衛淵又知他修成的法相有增加物產之功,但李治仍然大舉購糧,顯然是做戰略儲備之用,也在暗暗備戰。

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西晉,太子府。

這段時日,太子府人流如織,賓客雲集。太子宴的都是各國來的使節,有時一夜要舉行四五場。太子也是精力過人,每日隻需打坐半個時辰。他白日上朝,下朝後左相右相,六部尚書等要員就會雲集太子府,重新商議今日的政事。朝堂上議定之事有時也不做事,要在太子府中重新議過一遍才行。晉王之命,已然出不了宮門。

這日黃昏,太子照例在府中議事,屋中擠得滿滿當當的,許多官員隻能貼牆站著。但他們都是毫無抱怨之意,能站在這間屋子,就意味著在新朝中有一席之地,是莫大的榮耀。

一應國事議過,太子忽然道:“父王還剩三年陽壽,現下朝中諸般體製已經大體定下來,出不了亂子。隻是元妃依然在外這出京踏青,都已經踏到冬天了。”

一名文官立刻道:“是當請陛下下旨,立刻召元妃回京。”

太子眼底閃過一抹隱晦難辨的熾熱,道:“楚王的安危也很重要,要請父王另下一旨,讓衛淵確保楚王安全,必須平安送回王都。”

“是,殿……不,陛下。”那文官改口倒是快。

太子微微點頭,就開始議下一事,卻是把福王給忘在了腦後。

“英王緊急要求補充軍械特別是士卒重甲,並且點名要青冥出產的胸甲。此事各位愛卿有何看法?”負責軍事的右相道:“這是事關國家安危的生死大事,英王雖然至今不肯表態歸附,但也絕不能在此事上掣肘。臣以為,當盡快滿足,一應流程可以先往後放放,直接調現銀購買,從青冥買了胸甲,就立刻送到北方去。”

兵部尚書卻是一張新麵孔,道:“胸甲不過凡器,並不罕見,天下哪沒有?何必非要向青冥采購?衛淵狼子野心,早晚會要爆發,再向他買甲,豈不是讓他變得更加難製?此舉萬萬不可!

臣以為,應該從國內采購,這多家工坊,兵部下掛名的就有兩百餘家,怎都夠用了。”右相臉一沉,道:“英王要五萬套!靠你手下那些治鐵坊,什時候能夠做得完?明年,還是後年?那時遼人早就打到王都城下了!”

兵部尚書卻是毫不畏懼,道:“我們做不完,衛淵就做得完了?最後還不是一樣?”

這新任兵部尚書可說相當強橫,但是太子卻出奇地沒有說話,右相氣得臉色鐵青,卻也無可奈何。隻因此人姓元,娶的是呂家仙祖嫡脈的一個女兒,他站在這,代表的是呂家。

最終太子道:“這樣吧,先向青冥緊急采購一萬套,餘下四萬由兵部生產。所需仙銀一應由戶部列支。戶部尚書臉色卻是不怎好看,狠狠地瞪了兵部尚書一眼。他是許家之人,卻是不必看呂家臉色,道:“殿……陛下,國庫空虛,是不是多向青冥采買一些?”

一套胸甲,自青冥買是二十兩仙銀;但在西晉國內,采購市價卻要二十五兩仙銀,品質還不如青冥的好。若是自兵部下屬工坊訂購,要價五十兩不說,且品質最差。

太子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道:“此事就這樣定了,不必再議。”

青冥,主峰下新建的一座殿堂內,許文武站在台上,一邊具現出種種場景,一邊講得口沫橫飛。下方坐的都是太初宮諸修,也有一批軍中高級將佐。

許文武開講的題目是《我心目中的戰爭》。他在台上講得天花亂墜,台下眾修卻是聽得反響寥寥。好不容易許文武講完,掌聲也是稀稀拉拉,好在還有負責會場秩序的幾個道基修士用法力變出無數天花灑落,天樂悠揚中又有數個天女天男起舞,氣氛還算不錯。

衛淵和餘知拙一同走出會場,餘知拙道:“這老許越來越沒有新意了,想象力貧乏啊!你得盯著他點,讓他趕緊修煉,別一天到晚就知道跟鋤禾老道吃火鍋。你看看他,肚子又大了一圈,這能有什想象力!”衛淵疑惑:“他人胖了,跟想象力有什關係?”

“人一胖,就不想動,腦子也是。”

衛淵覺得似乎也有點道理。

餘知拙道:“等他修成法相,多少能明白點禦景手段,說不定能想出些新花樣出來。單就現在來看,我那正研究的幾樣東西,可比他現在想的野得多了。”

衛淵就有了興致,道:“好,有空我去看看。”

“現在都還在紙上,但理論上已經證明可行,很快就能造出來了。哦,對了,你什時候出去打仗?再不打,倉庫最早一批飛劍要過期了。”

衛淵不禁一陣頭痛現在整個青冥中太初宮諸修都在催著他出去打仗,理由各不相同。

徐恨水要賣丹藥,孫宇的美貌弟子需要鍛煉醫術,鋤禾真人的義父們要活動身體,等等等等。現在青冥推動戰爭的最大動力,就是這些跟戰爭相關的產業。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