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90年代電影圈的密辛!
“張導,感謝感謝!”
“瑾哥……”
王權安站在前幾日《金陵》首映的電影宮前,很是興奮的跟前來參加觀影的張一謀、陳瑾等人打著招呼。
本身王權安就畢業於北電,而且也是陝西人,實習的地方還在西影廠,所以跟張一謀也是舊識。
兩個人,其實私下很熟。
再加上來之前在飛機上聊過,又同屬華夏電影圈的,張一謀和陳瑾於公於私肯定都要來捧個場。
再者,老王在威尼斯還是有點人脈的。
也算是三大電影節常客,是國內為數不多三大拿過最高大獎的導演,尤其是在柏林這片土地,《圖雅的婚事》拿過金熊,那時候風光無兩,讓他躋身國內頂尖導演行列。
這一次帶投資高達上億的《白鹿原》再闖寶地,當然充滿了拿獎的信心。
而除了張一謀等人外,昨天同樣去觀影捧場的《龍門飛甲》劇組,也都來到了現場,徐老怪幾個還坐在了陳瑾身旁,彼此寒暄著,顯得很是熟稔。
不過對於努力投靠文藝圈刷金身,自身卻又喜歡拍大場麵用話題演員的徐科,陳瑾還是不太感冒,所以明麵上顯得很客氣,一起合作、投資這些,就算了。
看得出,徐科還是對陳瑾有點想法的。
主要陳瑾在國內的名氣,前段時間看似有點低迷,這個春節李教官催淚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的名場麵,成為了《金陵》最被網友熱議的一個鏡頭。
陳瑾再次回歸到了公眾的視野,而且以一種如此正麵、不靠外表純靠演技的形象。
這對於酷愛看電影的影迷來說,是絕對的加分項。
徐科一直有追逐流量的習慣,再加上他馬上籌備開拍的野心大作《狄仁傑》續集,急需一個國內認可的男演員,陳瑾無疑是非常適合的人選。
第一部《通天帝國》的主演劉德樺價位有點高,徐科已經有換人的想法。
而且,要是真能拉到陳瑾這尊“金主”,他這部係列電影的投資壓根就不用愁了。
目前不止《龍門飛甲》的投資方博納,還有華宜幾家,都想要跟他合作。
華宜是第一部《狄仁傑通天帝國》的投資方,算是幫徐科進軍內地的功臣,可隨著徐老怪在內地站穩了腳跟,這老小子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再拉個資方進來,把這個盤子做大。
博納的於總就很想瓜分這塊蛋糕,但要是能拉來目前內地當紅炸子雞電科,肯定更好。
陳瑾主演+電科操盤,外加兩家的宣發,絕對是能把徐科推到國內超一線導演的地位。
徐老怪為什這般熱衷於三大電影節的刷臉,還不是因為對比起陳瑾身旁的這一位,他還是不夠看的。
咖位不夠。
哪怕華宜的馮曉剛,也一直想要躋身文藝圈,跟同屬三大的陳愷歌、張一謀掰掰腕子。
雖說國內媒體一直鼓吹什內地三大導演,事實上馮曉剛一直排在老末,很多人戲稱兩個半,為什是半個,因為馮褲子沒有“獎杯”!
徐老怪,對比這幾個那就更差了。
履曆倒是很輝煌,什黃飛鴻係列、古典係列,但那都是過去式了。
《蜀山》把他打落了塵埃,《黑俠2》從好萊塢灰溜溜的回來,外加《七劍》的撲街,好不容易通過華宜的提攜,讓《通天帝國》再次拉回正位。
這不,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白鹿原》講的什,他基本上也沒細看,這種鄉土氣息家長短的影片,他一個越南仔不是怎感興趣。
他想要的,是把電科拉到他的狄仁傑大船上。
劉德樺肯定是不能用了,這小子性價比不高,片酬又高,內地還是得看身邊這位。
有名氣又有錢,自帶票房和投資,哪個大導不喜歡?
嘩嘩嘩!
長達3個小時零8分鍾的《白鹿原》電影,在陳瑾的憋尿中終於結束,收獲了全場無數觀眾的掌聲。
這一次,《白鹿原》同樣吸引了評審團和主辦方的到來,陣容除了好萊塢明星沒來之外,跟前幾天的《金陵》首映差不多。
就是,影片太長了,而且還有好幾段國內壓根不敢放的大尺度。
堆成山的草垛上,老王未來的妻子張雨琪在巨大的狂野鏡頭下,顯得又雪又白。
不得不承認,除了性格和那鴨公嗓,張雨琪還是能看的。
臀部有力,席天為被,這段肉欲鏡頭拍的確實讓全場的男人腎上腺分泌加速。
“好兄弟啊!”
“把女友這般分享給全世界……”
陳瑾感覺老王指不定有那一丟丟綠帽癖,lsp的精神思想他很想窺視一番。
而且,188分鍾的《白鹿原》柏林版本,陳瑾覺得還是拍的很不錯的,尤其幾個鏡頭衝擊力很足,把陝西樸實的農民拍的特別有質感。
無怪乎能獲得最佳攝影,這畫麵水準一旁的老張都有些感歎。
張一謀就喜歡拍這種電影,可惜版權在西影廠手,他從西影廠離開就自然失去了資格。
“張導,你這陝西人應該看過《白鹿原》原著吧?”
陳瑾一邊拍著手,一邊問著老張。
張一謀看了眼陳瑾,他知道對方是什意思:“你說呢?”
“我感覺你更適合這部電影,王導還是太注重情色畫麵了,忽略了很多人文和社會深度……”
陳瑾在那班門弄斧的輕聲說著。
張一謀搖了搖頭:“這,當年誰不想拍?”
“陳愷歌《霸王別姬》拍完,就準備拍部類似的片子,《白鹿原》顯然非常合適!”
“但西影廠也是沒辦法!”
張一謀在陳瑾耳邊說著,這些密辛他當然是不知道的。
“上麵……不給拍?”
陳瑾看張一謀的臉色,有些猜到了。
“嗯!”
“這本子,原來最早就在我手!”
“主演是鞏利!”
陳瑾:“……”
我靠,大新聞啊!
難怪了。
因為陳瑾的第一直覺,就感覺他能拍,而且他也是最適合的一個。
鞏利演田小娥,那絕對也是天選。
甚至拍出來,必得大獎的那種;鞏皇可能還能刷個金身。
這絕對是一部,不次於《霸王別姬》的華夏半個世紀苦難史。
老外就喜歡看華夏當年的那點破事,並且樂此不疲;畢竟他們就喜歡祖上闊過,現在落幕後的那種滿足獵奇心理。
尤其是歐洲人。
“那時候的環境,不比現在!”
張一謀小聲在陳瑾耳邊說著:“90年代這部就被西影廠看上了,而且那時候三大跟西影廠關係很好,基本上拍的片子,都能拿個獎!”
“但你也知道,影響不太好!”
張一謀笑著,陳瑾點了點頭:“對,90年代得獎的電影太多了,導致西方人的刻板印象,都是那時候留下的!”
“是啊,所以上麵很生氣,直接不允許拍類似的影片了!”
“誰要拍了,直接就被禁,老田就是第一個撞槍口的!”
“~~~”
說到這張一謀笑的跟兵馬俑似的,陳瑾能想象到他們圈麵,第一個被上麵打耳光的那場麵。
不然也不會有田狀狀拿著禁令裱起來的騷操作。
“當時圈子所有導演都知道,誰要是拿下《白鹿原》和《廢都》,拍出來就能來三大拿獎……”
“西影廠領導找過我,讓我拍,我都還沒答應呢……記者就直接傳出去了!”
“寫的還有聲有色的……”
張一謀搖了搖頭:“這下子就屬於捅了天,廣電直接發了通告,也沒指名道姓,就說《白鹿原》不能拍成電影!”
“第二天,時任廣電副部的王楓向新聞界點名指出,《白鹿原》、《廢都》兩部作品揭示的主題沒有積極意義,更不宜拍成影視劇……”
“然後,我就被調到上影製片廠了!”
“哈哈哈!”
說起這段曆史,張一謀還挺感慨的,陳瑾其實挺想知道,他看白鹿原時的心理動向。
應該是非常的有感觸,因為本來,這本子是他拍的,而且他也是最適合的一個。
到了上影廠,張一謀就拍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拿了大獎;那時候的張一謀正處在導演的巔峰期,基本上拿大獎十拿九穩。
不過,陳瑾其實還挺支持上麵的決定,這部確實有點慘,屬於陝西的一些黑曆史。
老外得看高潮了不可。
以看過未來的陳瑾視角來說,這幾年包括前麵幾十年,華夏導演拿華夏苦難拍成電影給歐洲人看,國人感覺是恥辱,不好的事情;但未來國力強大,這壓根就不算事。
打鐵還需自身硬,曆史的不堪可以被拍出來,但你拍現代的種種不堪,這就是你的個人傾向了。
因為誰知道,華夏以前確實一窮二白,這是事實。
可你拍的那些什現代社會陰暗麵,這就是刻意抹黑了。
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所以陳瑾從來沒覺得張一謀之前拍的《活著》等等有什問題,但婁葉幾個拍的影片,成分就很難說了。
“其實04年,西影廠又找過我!”
張一謀突然補充了一句:“當時我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那確實太可惜了!”
陳瑾想了想那時間段,張衛平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那時候兩個人已經展開合作,《英雄》火成這樣子,張衛平怎會同意他去拍文藝片?
《十麵埋伏》不香?
那時候張一謀拍《白鹿原》,肯定不會像現在王權安商業文藝片的拍法,肯定是純文藝片性質,這樣拿獎也會容易一些;隻能說張衛平是個徹頭徹尾的商人嘴臉。
自從他跟張一謀合作之後,就沒在三大露過麵,壓根沒把文藝片和文藝的獎項放在眼。
當然,也就更不會公關了。
三大電影節,你不公關絕對是不行的;而反倒是北美,你公關也不行,得砸錢。
張衛平又是個摳門貨,那同樣拿不到獎了。
“走吧!”
“這電影小王拍的還可以,有點原著的味道,就是不夠深刻,應該也是怕上麵的審查……”
張一謀指了指:“畢竟這片投資大呢,要在內地上映的!”
內地版本,顯然刪減的更厲害。
而來參展的影片,其實也是需要審查的,不然不會給你龍標。
現在國內的電影局有些開放,但不多;支持電影人參加三大拿獎,但前提是得讓他們把把關,雖然審查上比以前鬆了不少,可在很多導演看來,還是有束縛。
按照老王剛剛的介紹,《白鹿原》本來有5個小時的版本,後來剪輯到了3個半小時,參獎審查又被刪了20分鍾。
十幾年前其實審查並沒有這嚴。
新千年之後屬於一刀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白鹿原》在90年代如果拍出來,肯定是最原汁原味,張一謀能夠勝任;而00年之後,那就隻能走地下電影的模式,以張一謀那時的地位,肯定不屑於這做。
所以,國內很多電影的得獎,其實也跟時代有關。
幾個人跟王權安劇組聊別之後,便走出了電影宮,王權安還意氣風發的問老學長《白鹿原》拍的咋樣,他其實有點貼臉輸出的意味,畢竟誰都知道,這本子原本就是指定張一謀來拍的。
後來者以勝利者的姿態詢問,本就不懷好心,可張一謀還是鼓勵了一番。
這波確實是大氣,陳瑾是真的佩服。
換了他,早就冷嘲熱諷當麵diss了,想了想……年輕人確實還需要練。
“張導,陳瑾!”
同樣走出來的徐老怪,可以說憋了好幾個小時。
看陳瑾幾個出了電影宮,他趕忙上前招呼著。
“徐導,有事?”
“傑哥,迅姐……”
徐科是帶著《龍門飛甲》的一眾主創過來的,除了李聯傑之外,還有周訊、陳昆等人。
哦,後來還跟著一個冷著臉的春哥。
春哥確實純爺們,跟個男的似的。
憑借當年的超級女聲,李玉春在國內現在很火,這一次雖然在《龍門》麵演了個小配角,但還是帶她到歐洲來刷刷臉,走了個紅毯。
國內她的粉絲可是高興壞了,微博上天天宣傳。
“晚上正好新浪之夜,到時候一起喝一杯?”
滴鈴鈴——
就在陳瑾準備回答他的時候,張一謀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本屆柏林電影節策展主席迪特·科斯克的電話。
“我去接個電話!”
張一謀朝徐科幾個笑了笑,拿起手機走到了一旁。
陳瑾倒是沒怎拒絕,朝著徐科答應道:“好,那晚上一起聊聊!”
他其實心思都在張一謀的這個電話上麵。
這老迪特這時候電話過來,莫非是讓老謀子留下的?
也就是讓《金陵》劇組,參加最後一天的頒獎典禮,潛在的信息就是,《金陵》會拿獎。
雖然不知道什獎項,但留下來就是信號。
這其實也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
小日子自從鬧了兩次後,有些息事寧人的意味,估計是《金陵》在電影節聊的人越來越多,加上評審團被恐嚇後依舊強硬給電影站台,覺得沒戲了,就徹底放棄了。
這般的姿態,給《金陵》獎項也完全說得過去,雖然場刊的評分一般,可架不住電影節出圈。
還有就是,這一屆入圍主競賽的影片,確實沒幾個能打的。
老王的《白鹿原》,在陳瑾看來都已經屬於是佳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