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能多砍一分都是純利潤
一瞬間,易定幹神色就變得不善,手中用斑竹自製的魚竿有種想往他臉上揮的衝動。
上次從菜市場買魚回去,至今都還在被調侃。
隨即又想到了這河水確實有些偏髒,上遊不遠有家工廠在往這段河道排汙,釣的魚確實不敢吃。
“要買也是你去買。”
“好,等會兒我去買。”陳家誌笑著應了下來,又問:“上次不是去池塘釣魚去了嗎,怎又不去了?”
易定幹努努嘴,指了指依然蹲著做釣的陳少昌。
“爸他不想我欠太多人情,去了兩次就不好意思去了。”
“哦,那等有空了,我們找條幹淨點的河,開車過去釣魚。”
易定幹笑了笑,“別光說啊,你得早點行動,剛好最近活不多,等你有空,那得等到什時候去了,想盡孝卻又話都沒有幾句,我什時候見你這別扭過啊?!”
“行行行,你說的有道理,我記住了,你繼續釣魚吧。”
陳家誌說了兩句,鬥不過,隻能轉身走了。
其實心覺得易定幹說得對,他其實在和老爹的相處上有些別扭。
一開始還好,時間久了就又回到了那種一天也沒有三五句話的份上。
前世老爹耳聾還沒那明顯,如今有了助聽器反而更凸顯了出來。
雖然讀高中時因為沒錢吃飯主動退學,但他其實沒有多怨恨老爹老娘,他們其實也盡力了。
老爹一直比較瘦小,因傷退休前也屬於技術工種,大大小小參與的爆破任務也有幾十個,耳朵被震傷後身體也一直沒得到好的恢複,家地又少,能讓他讀到高中已經是不容易,三個姐姐都是小學畢業就沒讀了,唯獨他是特殊的。
上輩子他和李秀能安穩在外打工種菜,也多虧了老爹退休工資漲了,承擔起了前幾年兩個兒子的撫養。
有時候,他也在想要怎樣來回饋這莊嚴的父愛,現在想來,可能易定幹的做法才是對的,陪他做事,陪他釣魚摸蝦。
回過神來,陳家誌騎著車又在一棵大榕樹下看到了戚永鋒等人,5個人都在一起打牌。
李明坤隔著一段距離就看到了他,喊道:“陳場長,要來給我們做點貢獻不?”
陳家誌板著臉:“還在上班哈,不要太過份,下班前還是要再巡一次田。”
“好,最後一圈,打完就去巡田。”
陳家誌沒參與,看了一分鍾就又繞著菜場轉,工人們也知道不忙,都說笑著在幹活。
他估計後續工人還得少一大半,最近到了挖馬蹄的季節,有些專業種植戶也在請人。
陳家誌也無所謂,人少點還更好,不用幹兩天休一天。
這年代想找專業的收菜工難,但普通的季節臨時工一抓一大把。
到北片一組時,彭國真正在生菜田間苗,廂溝邊上放著背簍,陳正雲一個人斜躺在嬰兒車,手拿著一個搖鈴玩得不亦樂乎。
“媽,扯了多少了,要幫忙不?”
彭國真直起了腰,說:“不用,不用,你去忙你的,你爸說了,他等會兒來背回去。”
陳家誌還是幫著扯了一會兒,才在彭國真的催促中離去。
一直熬到下班,陳家芳和李秀又約著幾個人一起去挖馬蹄。
有些種植戶挖了一次後不會再挖第二次,也會允許其餘人去撿剩下的。
老娘彭國真聽到後也催著陳少昌去挖,撿漏他們擅長,聽起來就和老家‘撿花生’一樣,娃也帶著一起去了。
隻留陳家誌和易定幹一起下班回家,陳家誌背著裝生菜苗的背簍,易定幹拿著魚竿。
“要去買魚不?”
“買吧,說了要整個硬菜,就一定說到做到。”
到家後,看到另一輛自行車在,他就知道李才和陳正旭回來了,應該都在補覺。
陳家誌把生菜苗拿去喂兔子,苗子上沒有水,可以直接喂,兔子也吃。
另外還喂了一些其它草,看兔子撅著嘴一口一口吃草也十分解壓。
喂兔子是他家的老傳統了,不僅老娘喂,等三個姐姐在老家養老時,也一人喂了幾十隻甚至上百隻兔子,每年回老家過年,都要帶許多抽真空包裝的冷吃兔和風幹兔回城。
易定幹放下魚竿後,也來喂了下兔子,又果真騎車去菜市場買魚。
下班時間早,喂完兔子,陳家誌就閑了下來,便又坐在台階上思考著去哪考察基地。
是近郊,還是中遠郊?
這個基地定下來後,至少也會使用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近郊的優勢是離市場近,遠郊則是地租便宜,而且土壤、水源等環境會更好。
這年代的珠江汙染挺嚴重,江心菜場挨著的兩條水道還算好。
在城的許多河段,都是工廠直接排汙,比如江南市場挨著的石井河,如今汙染也是日趨嚴重,臭氣熏天,蔬菜爛市時,估計很多菜也是直接往河倒,後來更是直接被戲稱為‘黑龍江’,因為水體太黑。
同理,近郊的土壤汙染也比遠郊嚴重很多。
想在近郊找一個合適的基地難度要高不少,但陳家誌還是決定先從近郊考慮。
種葉菜還是近郊更方便。
而且,他看新聞時,也了解到如今菜籃子工程正在打造蔬菜基地。
這些蔬菜基地也是由一個個合作社和菜場組成的,本地人已經逐漸向賺租金演變。
所以,隻要有路子,想找一個合適的基地應該還是比較容易。
而陳家誌首先想到了農科院的張樺。
他決定先自己找一找,實在不行就再去拜訪張樺。
其實他心也有了意向區域:白雲區。
首先靠近江南市場,同時也是菜籃子工程的重點打造區域。
等陳正旭和李才做生意上了路,新基地建起來,便可以在江南市場租檔口,有基礎貨源,再找其它貨源,就形成了一條線……
“舅舅,我爸爸又買了魚~”
思考得正入神時,易龍和易定幹兩人騎著車回來了。
陳家誌扔掉手的煙頭,站起身來,問道:“買的什魚?”
易定幹提著手中的袋子,笑道:“買了兩條大花鰱,老板說是水庫放養的,味道鮮嫩,魚頭我專門留了下來,拿來做剁椒魚頭,家誌,你來,還是我來?”
“我來!”樓上傳來喊聲,是陳正旭。
“好,晚上再一起喝兩杯?”
陳正旭其實挺想答應,但立馬便想到晚上還有事,“酒就不喝了,今晚要和小叔去市場!”
“喝一杯也不影響。”
“算了,以後開車也得戒酒。”說了這句話,陳正旭便下了樓梯。
“也就你小叔有開車不喝酒這規定。”易定幹憤憤的說道。
陳家誌說:“看來你完全忘了當初為了一輛三輪車戒酒的決心。”
“我那是被你忽悠了。”
“三輪車隻是意外,酒才是真愛~”
陳正旭不理會鬥嘴的兩人,拿了魚和配料就進廚房弄了起來,易定幹嘴上沒討著便宜,也進廚房幫忙。
扳回一城的陳家誌則進了客廳,易龍回來後去喂了兔子一把草後,也回客廳埋頭寫作業。
這股學習勁頭,陳家誌從沒在他身上看到過。
要到天黑時,去挖馬蹄的李秀、陳家芳還有老爹老娘才回來,除了帶孩子的老娘,其他人身上都是一身泥。
但個個喜笑開顏。
“我們挖了不少叻,估計有十幾斤,就是有些不小心挖爛了。”
清洗過後,拿小刀削了皮,麵是潔白如玉的果肉,先一人分了一個,生吃的馬蹄口感清甜多汁,脆爽可口。
彭國真、陳少昌、易龍、李才、陳正旭都還是第一次吃馬蹄,一瞬間感覺很驚豔。
“好吃。”
“感覺有點像雪梨,好甜~”
易龍問道:“媽,你們在哪兒挖的,我也要去!”
陳家誌說:“這有什好挖的,菜市場上就有賣,直接去買一袋就好了,多省事~”
他這話就像捅了馬蜂窩,引來了挖馬蹄小組的聲討。
“買什買,自己能去撿,幹嘛要花錢買!”
“就是。”
“家誌現在是場長了,大老板,了不得哦,什都能花錢買~”
陳家誌被懟得啞口無言,還好陳正旭等人一回來後,魚就下鍋了,水煮魚和剁椒魚頭都相繼出鍋。
陳正旭的手藝又得到了交口稱讚。
…
夜晚,淺睡了一覺,才十點時,陳家誌就帶著李才和陳正旭兩人去往增搓路附近。
陳家誌開車,不過兩人的自行車也放在了車上。
今天就要進貨,如果天亮前賣不完,陳家誌會提前走,兩人白天還要接著賣。
批發市場白天也有人,價格也會貴一些,但大多是來買菜的普通市民。
一級批發市場更是如此,全天候開放,下午到晚上是旺市。
從靈山去江南,路程比東鄉菜場過去要遠了快一半。
但一路上,李才和陳正旭都頗為興奮,就和當初易龍等人一起去市場賣菜一樣,暢想著在市場上大賺特賺的場景。
到市場後,兩人便忍不住想去此前看好的幾家拿貨。
陳家誌下了車後,拍了拍車門,把兩人叫了過來。
“今天你們先自己體驗一下買菜,記住,批發市場就是戰場,能多砍一分就是純利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