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而你,不夠自信。”

    猛然被說不夠自信,易定幹手中的燒火鉗都放了下來。

    “我怎就不自信了?”

    “易哥,我來吧,你們出去聊。”李秀走了進來,要取代易定幹燒火的位置。

    易定幹也沒客氣,和陳家誌來到院子,叼著煙,微抬著頭,眼滿是不服。

    “說說,我哪不自信了?”

    “自信會隻預估8000斤的產量?”

    陳家誌也叼著煙,來到院子左側的籬笆外,看雞琢食混合切碎了的菜心葉子與穀糠。

    易定幹依舊不服:“隻是預估產量與實際稍微大了點,你就斷定我不自信啊,而且這對生產沒有任何影響。”

    “其實這對生產還挺有幫助,你會做得更好。”陳家誌眯著眼,“隻是我感覺你可以再自信點,放輕鬆點,別一直緊繃著。”

    “論給自己壓力,誰能比得上你啊。”易定幹笑了,“你發展的節奏太快,我要再不上點心,可能早就跟不上了。

    說起來,管理幾百畝的大菜場,還真的是過癮!”

    “以後麵積隻會比這更大。”

    陳家誌也沒再談壓力,易定幹也是頭次管理這大麵積的菜場。

    就如前世一樣,他自己種地不怎行,但給別人管理時卻能弄得井井有條。

    小半年時間,各方麵的進步都很快。

    用心程度也超出了陳家誌的預料,大多數日常管理都親力親為。

    “哈哈,做大做強嘛。”易定幹笑道:“我感覺那一天不會遠了,現在你讓我給你管理上千畝的菜場,我同樣能拿下!”

    “我最近就在選址。”陳家誌沉吟道:“打算建新菜場,估計會有五六百畝,你要想去,也可以交給你管生產。”

    易定幹沉默了。

    陳家誌說道:“你看,又不自信了。”

    易定幹夾著煙微微抖了抖煙灰,“五六百畝…需要投不少錢進去吧。”

    “所以才想讓你過去。”陳家誌靠著牆,叼著煙,眯著眼,“第一個菜場嘛,還是想找個最信得過的人。”

    易定幹笑了笑,很是受用,“我以為你會選敖德海呢。”

    “他沒有管理大菜場的經驗,隻是備選。”陳家誌說道:“如果你不去的話,就隻能讓他先頂上,我盯著,然後江心菜場我會更多的交給你"”

    易定幹站在籬笆另一側,剛好能看到堂屋寫作業的身影,略微有些猶豫。

    陳家誌注意到他的目光,也並不是特別意外。

    “小龍上半年就要小學畢業了,剛好可以去那邊找中學。”

    “我再和你二姐還有小龍商量一下吧。”易定幹好奇道:“你要建新菜場,李秀知道嗎?”“她說聽我的。”

    沒聊多久,飯菜就準備好了,吃了飯,一家人又看起了電視,陳家誌不太感興趣,早早的就拉著李才和陳正旭出發去東鄉。

    雖然家人都在,但想做事業有時還真挺寂寞的,他家人都有種小富即安的佛係。

    到了東鄉菜場後,菜農也在集體看電視,率先來迎接陳家誌的是一黑一白兩隻狗。

    即使見得少,但對他依然挺親近。

    聽到動靜的菜工們也走了出來,寒暄了一會兒,除了裝車的,其餘人陸續又回去看電視,陳家誌則和敖德海在院子聊工作,又拿著手電筒去了菜田。

    夜晚的菜田靜謐無聲,竹架上攀附的藤蔓,密密麻麻的豆莢,在寒冷的風中齊齊搖晃的菜心,帶著目的的行走,也很快便走完了一圈。

    乍一回味,有些場景還縈繞在腦際,影影綽綽地過目不忘。

    “做得很好。”陳家誌笑著對敖德海說:“產量看起來也很不錯。”

    今天,東鄉菜場采收了7500斤菜心,荷蘭豆340斤,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產量。

    敖德海笑道:“主要還是基礎打得好。”

    “也不用過於謙虛,做得好就是做得好。”

    陳家誌想了想,也把重新選址基地的事給敖德海說了,包括可能會讓易定幹當場長,他當副手。他觀察著敖德海的表情。

    “陳老板,我沒意見,如果真有500畝的麵積,我肯定管不了,現在50畝20來個人,我就感覺很吃力了。”

    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敖德海都同意了下來。

    “放心,即使副場長,給你的提成也不會變,甚至會提高。”陳家誌拍了拍他肩膀:“而且,要發展得好,建下一個新菜場,場長就該是你了,所以你要盡快適應大菜場的管理。”

    “我會的。”

    其實敖德海心的確沒什芥蒂,甚至感覺菜場的發展速度太快,從管理幾畝,到十畝,再到五十畝,馬上就要跳到五百畝~

    其實也就大半年時間。

    還才剛適應,馬上就要跳級,他心也忐忑,擔心自己跟不上陳老板的節奏,或者是搞砸了。和敖德海溝通了片刻後,回到壩子時,菜已經裝好了。

    250件菜心和340斤荷蘭豆也裝了有大半車,和昨晚不同,這都是鮮貨。

    一到56號檔口,陳家誌就對聞聲而來的三兩個菜販子們報出了價格。

    “菜心45元/件,荷蘭豆3.5元/斤!”

    有人高聲宣泄著不滿:“昨天荷蘭豆才3元/斤,今天就3.5元/斤了,陳老板,你的菜是坐了火箭在漲啊”

    “這才幾天啊,這菜價就翻了兩倍了!”

    陳家誌不慌不忙的指揮先隻開半邊門,又回頭喊道:“今天都是鮮貨,而且,荷蘭豆隻有340斤,賣了就沒了。”

    “什,荷蘭豆才340斤?!”

    “陳老板,你沒開玩笑,前兩天還一大車呢?!”

    來得早的幾人都呆住了,這一下子就從天上掉到地上了啊!

    但今天車子沒蓋篷布,菜販們上前就看到了貨廂的菜,全是一筐筐菜心。

    薛軍也從車上遞下來兩筐樣品,相比昨天,今天的菜品相更好更新鮮,而且又恢複了標準的塑料筐。隻是一瞬,反應過來的菜販快速下單拿貨,340斤荷蘭豆頃刻間消化。

    陳家誌今天沒捆綁銷售菜心,但每個人都拿了不少。

    菜心現在也是稀缺貨,尤其是這種毫發無損的鮮貨。

    而在這幾個人走後,後續的客流也沒有絲毫減少,出菜速度很穩定。

    在又一次短暫的休息中,陳家誌把裝錢的包給了李才,自給則去市場閑逛。

    夜依舊很冷,但許多檔口上也很冷清,受寒潮影響,蔬菜供應量減少了。

    尤其是青菜,雖然依然有,但遠沒有一周前的盛況。

    那時都是一車一車的來貨,各個檔口前都擺放了琳琅滿目的青菜。

    如今,有些蕭條。

    就如他所熟知的番禺,常年7萬畝蔬菜麵積,其中春種優質瓜豆類和反季節蔬菜合計1.75萬畝,可以簡單估出設施蔬菜的比例很低。

    走著走著,到了第三排,也就是卷毛的33號檔口所在的通道。

    陳家誌來到了33號外,菜也有,隻是量能大幅縮水,與56號相差甚遠。

    他也看到了卷毛叉著腰,有些焦急的站在檔口,隨後卷毛也看到了他,陳家誌微微點了下頭就繼續往前走。

    這時候沒有足夠的菜,客戶必然會大幅流失。

    然而,現在陳家誌又沒有多在乎這些客戶。

    等回到56號檔口時,菜又少了許多,還意外碰到了幾個老客戶與他打招呼,發煙抽。

    此前幾天可都隻是點頭之交。

    市場的人還真現實,但也減輕了陳家誌未來離開時的那一點點不舍。

    沒什好留戀的。

    額…也不對,陳家誌今天沒看到老吳,他去市場閑逛時,也沒來拿菜。

    一直到菜快賣完時,都沒看到他的身影,老吳這骨頭還是硬啊!

    新年的第一次賣菜,陳家誌迎來了開門紅,日收達到了1.2萬元。

    又過了一天,

    1月4日傍晚,江心菜場今日采收了9800斤荷蘭豆,菜心依然是5萬斤。

    荷蘭豆產量稍有下降,但價格卻猛的一下子跳到了4.5元/斤。

    這幾天各地的信息也漸漸明朗,各地的荷蘭豆等冬種露地蔬菜受損確實挺嚴重,但陳家誌清楚,這隻是誘因,在背後還有一雙雙手把這個價格推向高點。

    可能沒有他,也會有人炒作荷蘭豆。

    他和江心菜場的存在,反而可能阻礙了價格奔向最高點。

    但全都無所謂了,當錢到賬的那一刻,背後的原因也不必過於去深究。

    當天,江心菜場賬上收入再度增加了14.41萬元。

    1月5日的淩晨,陳家誌個人也多了1.26萬元的收入。

    賣完菜後,他也沒有急於回去,而是繞道去白雲的石井鎮、江高鎮等地轉了轉。

    當下這些區域也大多是農田,隻是田地的情況不容樂觀。

    霜凍後的蔬菜葉子從葉片邊緣開始幹枯,有些蔬菜更是萎蔫死亡。

    正是菜價走高的時期,很多本該上市的蔬菜卻慘遭凍死。

    陳家誌和幾個菜農聊了聊,用他們的話說,“到手的錢打了水漂兒”。

    然後又指著他的貨車:“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這兩天就別想收購菜的事啦"”

    幾個月的付出打了水漂,陳家誌可不敢拿話刺激這些菜農。

    了解了想要的信息後就又回番禺,李才和陳正旭的駕照也下來了,拿了駕照,陳家誌又帶著人去看車,沒怎猶豫,直接下單買了一輛麵包車。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