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浪蕩煙花之地,尋花宿柳的理由嗎?”趙文華笑著打趣道。
“咳咳,冤枉啊大人,我那是體察民情。”胡宗憲咳嗽了一聲,毫不臉紅的詭辯回道。
“,你這體察民情可真負責,都體察到老百姓被窩去了。”趙文華指著胡宗憲,笑了起來。
“我這不是聽大人的話,做官做人做事要負責任嘛,負責就負責到底嗎。”胡宗憲大言不慚的摸了摸下巴。
“梅林,你啊,你可真是巧舌如簧啊,但是就你那兩下子,你能到底嗎……”趙文華笑罵道。
......
朱平安喝茶,看他們打情罵俏,心中了然,兩人能這樣打趣,看來胡宗憲已經深的趙文華信任,兩人關係好到快穿一條褲子了,胡宗憲不愧是胡宗憲。
“好了,不跟你貧了,我們來子厚這是有正事呢。”趙文華笑著擺了擺手。
“是我之過也。”胡宗憲認領道。
“子厚啊,我們此番前來,這第二喜啊,是恭喜子厚再立新功,子厚不聲不響在浙北三處出擊,伏擊倭寇,再次取得輝煌大勝,真是可喜可賀啊。”
趙文華笑的上前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恭喜朱平安取得浙北伏擊大捷。
“恭喜朱大人,朱大人運籌帷幄,浙北伏擊打的令人拍案叫絕,這場大勝甚是鼓舞軍心民心啊,乃江南大喜啊。”胡宗憲也跟著恭喜道。
果然,趙文華他們此番前來,為的就是浙北伏擊倭寇大捷,朱平安對此並不意外。
圖窮匕見。
趙文華此番前來,恭喜是假,怕是搶功是真,不用懷疑,趙文華幹得出來這種事。
“多謝趙師,多謝胡大人,都是將士用命,我不過是適逢其會。”朱平安謙虛的回道。
“子厚謙虛了,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無子厚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焉能有如此大捷。”趙文華笑著稱讚朱平安,把朱平安誇成了一朵花。
“不錯,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行。若無子厚,便無浙軍,更無此勝。”
胡宗憲也跟著幫腔。
“趙師,胡大人,過獎了。”朱平安再次謙虛一二。
“不用謙虛子厚,你當得起,還記得初來江南祭海督師,祭海之時,千餘倭寇妄圖襲擊祭海大典,深夜襲營,是子厚警醒,窺破倭蹤,力挽狂瀾,我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最終擊斃倭寇千餘,取得了祭海大捷的勝利。子厚,你的文韜武略,那是有目共睹的,我心清楚的緊。”
趙文華一臉回憶往事,提起了祭海大捷,稱讚朱平安文韜武略不一般。
末了,趙文華又感歎了一句,“與子厚並肩作戰的日子,真是令人懷念啊。”
“,大人,何須懷念過往,大人在江南,朱大人亦在江南,擾亂神州的倭寇亦在江南,大人想要與朱大人並肩戰倭寇,何愁沒有機會,是不是子厚?”
胡宗憲說著,笑的看向了朱平安,給趙文華送上了一級神助攻。
趙文華也將目光看向了朱平安。
呃......
朱平安略怔了一下,一開始以為趙文華是來搶功的,沒想到自己想錯了,他們還算有點節操,並不是直接搶功,而是想把自己拉上他們的戰車,再立一功。
他們不會是看自己伏擊倭寇立功,以為打倭寇很簡單,一打就能獲勝嗎?!
先別說,打倭寇能不能獲勝,光是和你們一起打倭寇,這都不可能啊。
張經是江南總督,江南對倭大局,張經說了算,而且張經對趙文華的態度,那是有目共睹的,對倭作戰部署、調兵遣將等等,這些軍事信息都是對趙文華封鎖了的,如果自己跟趙文華、胡宗憲一起對倭作戰,張經肯定會想對付趙文華一樣,也會把軍事信息對自己封鎖,一應對倭戰局,都會將自己排除在外。
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可是,如果直接拒絕趙文華的話,還是那句話,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趙文華可是一個記仇的小人,張江下台後,趙文華可是會左右江南政局很長一段時間呢,得罪了趙文華,等他上台後,打擊報複穿小鞋那還能少?!
而且,趙文華可是告狀小能手,張經、李天寵還有後麵接任總督的兩個倒黴蛋都被他告下去了,甚至張經和李天寵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若是趙文華隔三差五上嘉靖帝那給自己告刁狀,一次兩次可能還沒事,但是久而久之,自己就危險了。
朱平安隻是怔了一瞬,便苦笑著回話了,“我當然也是想的,不僅是趙師和胡大人,我願意和任何人並肩作戰,剿滅倭寇,上報聖上,下安黎民,但是......”
“不瞞趙師還有胡大人,此番浙北伏擊倭寇,我軍取得勝利的代價是,我軍火器損傷三成,火藥幾乎消耗殆盡,短時間內無法補齊損失的火器以及消耗的火藥,我浙軍重火器,火器補不上,那就廢了三成功力,而火藥更是致命,沒有了火藥,我浙軍手的火器就成了燒火棍。”
“沒有了火器,我浙軍就成了沒牙的老虎,與倭寇作戰,無異於自尋死路。”
“所以,即便我想與趙師和胡大人並肩作戰,再攻倭寇再立新功,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不到啊。”
朱平安一臉苦笑的攤開雙手,將浙軍所麵臨的火器短缺、火藥奇缺的問題拉出來當做擋箭牌,同意又拒絕了趙文華和胡宗憲的並肩作戰之請。
我心很願意與你們並肩做單,但是礙於客觀現實,沒有火器和火藥,臣妾做不到啊。
“什?浙軍的火藥都已經消耗殆盡了嗎?”趙文華微微皺了皺眉,狐疑的看向了朱平安。
“學生豈敢哄騙趙師,趙師和胡大人駕臨,我之所以沒能遠迎,就是因為火器和火藥問題,我放心不下,去浙軍大營實地查看,研究解決之道。可惜,無論火器還是火藥,製作起來耗時耗力,都非一朝一夕所能補齊也。”
朱平安一臉坦誠的回道。
“怎消耗那多火藥?”趙文華問。
“趙師和胡大人知道的,我浙軍重火器,而之所以重火器,其中一方麵原因就是倭寇剽悍戰力驚人,短兵相接,我浙軍怕是不是倭寇對手,而火器可以在不與倭寇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射傷、炸傷重創倭寇。”
“再加上,我又新募上萬浙軍,操練不足半月,若是帶他們與倭寇短兵相接,無疑自尋死路。隻能用火器,伏擊倭寇,所以火藥消耗極大。”
朱平安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