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倒不是真的不想把玉郎機構的管理權交出來,隻是她設定的過渡期還沒到而已。
現在距離94年的元旦還有半個月左右,過了元旦,陶玉墨就會成為玉郎機構的話事人,而陶玉書則會退居二線,隻保留一個董事局主席的身份。
姐妹倆說了好一會兒,陶玉墨又談起了正事,她上樓來主要是跟陶玉書聊玉郎機構的新投資。這幾個月玉郎機構推出的卡片盲盒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極大歡迎,保守估計今年不到9個月的時間,卡片盲盒業務將為玉郎機構創造7000萬港元的銷售額。
卡片盲盒業務的驚人表現讓陶玉墨看到了這項業務的巨大前景,她打算在玉郎機構之下成立一家子公司。
業務範圍是圍繞全球藝術家挖掘、卡通形象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潮玩文化推廣,構建一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
一個個高大上的名詞從陶玉墨嘴蹦出來,饒是以陶玉書的見多識廣都快被她繞迷糊了。
“說人話!”
“幹盲盒超市!”
五個字言簡意賅,抵得上她剛才廢話半天,陶玉書眼神中露出思索之色。
“為什要單獨成立個子公司?現在以玉郎機構的漫畫形象來做不是挺好的嗎?省錢又省力。”陶玉墨搖了搖頭,“姐,不是我貶低玉郎機構的漫畫作品,它們不具備大眾流行的顯著特點,太過香江特色了。”
“這家子公司以後要麵對的是整個華人世界1226歲的青少年用戶,它所創造的卡通形象必須是符合這個年齡段用戶的主流審美情趣。”
陶玉墨說的越是高大上,陶玉書心越是沒底。
“照你這說,玉郎機構的老班底你是一個不想用,要另搭一套班底?”
陶玉墨點了點頭,“沒錯!這家子公司的定位是潮流文化,我們需要的是有天賦的、有想象力的藝術家,玉郎機構那幫畫工肯定不行。”
陶玉書咳嗽了一聲,對陶玉墨如此貶低公司員工感到不滿。
“別說這些大話了,你給我說說這2個億的資金需求是怎來的?”
“這可不是我獅子大開口,而是實實在在要花的錢……”
陶玉墨侃侃而談,口燦蓮花,把她這個商業策劃包裝的無比精美,可陶玉書越聽越覺得不著調。她甚至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品味了。
“這件事……我再考慮考慮吧。”陶玉書猶豫著說道。
“姐,你相信我,這個方向絕對大有可為,比漫畫有前途多了。如果以後發展得好的話,我們甚至可以逆向發展。”
打造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利用人們對卡通形象的喜愛,開發動漫作品。
陶玉書聽明白了妹妹的意思,但她還是沒有鬆口。
2個億,這可是玉郎機構一整年的利潤了,以陶玉墨的計劃,真要是鋪開了,可能還要更多。去年收購砂糖遊戲、皮克斯動畫,玉郎機構的現金儲備已經被掏空了。
“元旦之後你就要掌舵玉郎機構了,你確定要進行這激進的投資?
2個億港元,等於近乎一年的利潤都投到這個新公司。
投資人們不可能認可的,你也不希望自己一上任,公司股價就出現波動吧?”
陶玉書的勸說是老成之言,陶玉墨聽了卻滿不在乎。
“投資人隻要負責投資就好了,你見過哪家公司是聽了投資人的意見做大做強的?
再說了,你在位的時候都不在乎投資人,怎到我這了,就得考慮這考慮那的?”
陶玉墨的固執己見讓陶玉書有點頭疼,她揮了揮手,說:“你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見她如此,陶玉墨也知道這回恐怕要白跑一趟,她眼眸靈動,說道:“要不,你問問我姐夫的意見?”陶玉書抬眼看向她,“這麵還有你姐夫的事?”
陶玉墨立馬擺手,“沒。隻是那天聊天,受了我姐夫的啟發,我覺得他肯定能支持我的想法。”聽她這說,陶玉書猶豫了。
“晚上我問問他吧。”
“好。”
陶玉墨起身打算離開,走到門口停住了腳步,回頭說:“現在大廈辦公的人太多了,玉郎機構自己的人都快裝不下了。”
說完,她不等陶玉書的反應就跑出了辦公室。
陶玉書苦笑。
還沒當家做主呢,就想攆她走了,不過她倒沒有生氣。
一是因為現在玉郎大廈裝了林氏影業、玉郎機構1300多名員工,確實越來越擁擠。
二是陶玉墨以後要管理玉郎機構了,如果跟她在同一座大廈辦公,難免會給人天有二日的錯覺,影響陶玉墨在公司的權威。
心中早有想法的她,在三個月前就已經在讓人物色合適的寫字樓了。
89年受燕京的波雲詭譎影響,香江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但很快就恢複了活力,並且更加活躍。這兩年,港府發布了一連串頗有氣魄的建設計劃,新機場工程、西九龍填海工程、九龍城寨拆遷……即將交出香江主權和製權,英國佬充分展示了什叫崽賣爺田不心疼和邀買人心。
多重利好的刺激,讓香江房地產的租售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攀升,商業樓宇自然也不能例外。現在好一點的甲級寫字樓,每呢售價已經超過了4500港元,等於一平方米近5萬港元,中環的頂級寫字樓更是飆升到了6萬多/平方米。
房價高企,陶玉書之前心中一直在猶豫是租是買。
林氏影業現在的規模越來越大,名頭越來越響亮,如果能有一棟屬於自己的寫字樓自然是最好的,多餘的地方用來收租也是個不錯的投資。
可一棟成規模的寫字樓,少則數億,多則數十億。
如果可能的話,陶玉書還是希望把公司的錢都投到本業上,而不是炒地產。
公司大了,需要她做的決策也越來越多,有些跟公司發展密切相關的,而有些卻是俗務雜事,她也不得不考慮。
陶玉書又想到了陶玉墨的事,忍不住用蔥白般的手指揉了揉額頭。
“咚咚咚!”
“進!”
“林太,《南華早報》的老板梅鐸先生打來電話,說想請您和林生吃頓飯。”
新助理賴萬琴走進來,對陶玉書說道。
陶玉書聞言眉頭微蹙。
“梅鐸”是香江叫法,內地稱呼叫“默多克”。
魯伯特·默多克,這位後世名滿世界的傳媒大亨自五十年代繼承家族的幾份虧損小報之後,迅速扭虧為盈。
六十年代他控製了澳洲60%的報業後進軍英國,七十年代又移居紐約,步入美國媒體行業。1980年,他正式成立新聞集團,開啟了全球化之路。
現在的新聞集團已經是國際知名傳媒集團,擁有《泰晤士報》《世界新聞寶》《太陽報》等多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報紙。
除了在紙媒上的版圖擴張,默多克在近年還將目光放到了電視媒體上。先是在英國成立天空電視台,又收購了福克斯電視台50%的股份。
不過跟在紙媒業務上的成功比起來,默多克在電視媒體業務上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1991年,新聞集團的衛星電視網業務巨虧,致使新聞集團負債高達80億美元,幾乎處於破產邊緣。為了挽救公司,默多克不得不甩賣雜誌和印刷業務,並且走遍歐美各國,不斷遊說各家大銀行,指望他們能夠伸出援手。
一直到1991年底,默多克終於獲得了來自歐美146家銀行的支持,新聞集團剩餘的76億美元短期貸款和各個不同期債務將在3年內得以更新安排。
腦海中迅速閃過新聞集團和默多克的各種訊息,陶玉書問:“說了要談什事嗎?”
“沒有。”
看來是要麵談了,陶玉書心中思量。
雖說新聞集團債務率高得嚇人,但人家畢競是國際性的傳媒巨頭,默多克主動邀請她吃飯,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陶玉書旗下公司與新聞集團有業務交集的,隻有明報企業和星空衛視。
為了解決債務問題,默多克這兩年並沒有停下甩賣紙媒、印刷的腳步,同時也沒有停下在衛星電視領域的擴張。
隻是不知道這次約見,默多克是為了哪個業務。
“時間呢?”
“這周五晚上,在文華東方酒店的文華廳。”
“知道了,告訴他們我會準時赴約。”
賴萬琴又提醒道:“6點鍾您要去奔達中心見梁先生。”
陶玉書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好,我們五分鍾之後出發。”
五分鍾之後,黑色的平治由玉郎大廈出發,向中環而去。
作為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中環是香江毋庸置疑的心髒地帶,也是香江最發達的商業中心。曆史上由於土地不敷應用,中環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香江會所、皇後像廣場、立法會大樓等建築都是在填海工程的基礎上建成的。
七十年代中環進入了全盛時期,不斷興建各種各樣的摩天大廈聳立於這,讓這逐漸成了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許多香江人都以在中環上班為榮。
陶玉書所乘坐的黑色平治駛入位於金鍾道89號的奔達中心地下車庫,百富勤的梁伯韜已經等在了這。“林太!”梁伯韜和陶玉書握手。
多年來,陶玉書一直是梁伯韜的忠實客戶,最近百富勤又負責了亞歐的上市業務,雙方稱得上是合作無間。
“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EIE方麵的岸田徹矢先生,受EIE和高日發展的委托,全權負責奔達中心的租佳。
在梁伯韜的介紹下,陶玉書和岸田徹矢打過招呼,然後又在眾人的簇擁下乘電梯參觀大樓。奔達中心原來是光大、嘉等財團共同出資建設的金鍾財經廣場大廈。
1987年澳大利亞商人亞倫·奔達創辦的奔達國際在香江上市,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超額認購47倍。
奔達國際上市後以大手筆投資而馳名香江,僅僅一年時間,先後購入金鍾財經廣場大廈、半山置地物業、香江電視23.77%股權。
88年奔達國際便以控有公司市值108億港元而名列香江十大財閥第十位,而後開始迅速拋售資產,淡出香江市場。
改名為奔達中心的金鍾財經廣場大廈在當時被作價37.8億港元出售給了日本的EIE集團和高日發展。奔達中心落成於88年,由一組雙子式八角形建築組成,一座為36層建築、一座為40層建築,兩座建築之間由平台相連。
總建築麵積高達1050322歎,即97575平方米。
因其外形獨特,而被中環上班人士戲稱為“樹袋熊”,是如今高樓林立的中環地區的重要建築之一。如此規模的建築,又趕上現在香江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EIE集團和高日發展看準了時機,打算套現離場,售價自然不便宜。
63.6億港元!!
這筆交易如果能達成,將會立即刷新1993年度香江商業樓宇交易的新紀錄。
梁伯韜主持百富勤,在香江商業界如魚得水,消息靈通。
一周之前EIE集團和高日發展想要脫手奔達中心,他立刻就上了心。
63.6億港元的售價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如果是比照當年EIE集團和高日發展購入時的價格,更是上漲了70%。
但時移世易,現在連上環的寫字樓都逼近5000塊一歎了,奔達中心位於中環C位。
幾乎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合到6200一吹,絕對不算貴。
最關鍵的是隨著香江經濟的蓬勃發展,中環的寫字樓正變得越來越搶手。
根據港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自88年以來,中環寫字樓空置率連續4年低於5%,年租金漲幅更是屢創新高。
僅90年到92年這三年,中環的寫字樓租金已經漲了40%,每嗅月租金高達45港元。每年5.3億港元的租金收益,租售比高達8.3%,遠超香江住宅的4.7%,更是超越世界上的很多國際大都市。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香江如今熱得發燙的經濟。
像奔達中心這樣的天價建築,注定隻能是少數富豪和大型公司能夠染指的,哪怕百富勤這些年賺了不少,想要獨自吃下這口蛋糕也是不現實的。
梁伯韜精通財技,最擅長的就是以小博大,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最近正在為林氏影業尋找新辦公地的陶玉書。
於是,便有了今天的這場參觀。
奔達中心規模宏大,陶玉書自然不可能在逐一參觀,她隻挑了中心一座的一樓大堂、標準層和平台看了一圈。
最後上到頂樓,站在落地窗前。
她的視野,匯豐總行大樓和中銀大廈就在不遠處巍然聳立。
這一刻,陶玉書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股脾睨天下的驕傲。
隨即,她又立刻清醒了過來,微微搖了搖頭,警醒自己不能自滿。
“站在這,林太感覺怎樣?”梁伯韜問。
他落後了陶玉書一個身位,站在左後方位。
陶玉書轉過頭來,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梁生覺得怎樣?”
“有種俯瞰眾生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起杜甫的那句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聞言,陶玉書露出輕笑,““淩絕頂’是對的,不過“眾山小’嘛……”
她的眼神又望向窗外,摩天大樓鱗次櫛比,構成了香江最壯觀的城市天際線,但眼界無論如何是開闊不起來的。
梁伯韜會意,哈哈笑了兩聲。
一旁的岸田徹矢這時操著蹩腳的粵語說道:“奔達中心是香江房地產市場一等一的優質資產,如果不是因為日本國內有資金需求,EIE和高日發展是絕對不會輕易出手的。林太和梁生慧眼如…”陶玉書自動過濾了小鬼子的恭維,隻是點了點頭,算是對岸田徹矢一番話的回應。
梁伯韜觀察著她的神色,向岸田徹矢提出了告辭。
梁伯韜下樓後坐上了陶玉書的車,待黑色平治駛出了奔達中心的地下車庫,他才問陶玉書:“林太覺得怎樣?”
“63.6億,價格還是太高了!”
沒有了岸田徹矢,兩人之間說話沒了顧忌。
“貴是一定的,香江現在的房價飆升得太快了。但這畢竟是中環的寫字樓,物以稀為貴。
我們兩家合力,再貸出一部分資金,盡可能以少量資金撬動這樁優質資產,穩賺不賠。
另外我們還可以……”
梁伯韜的辦法談不上多高明,合作、貸款、成立置地公司和物業公司、上市融資、拋售股票套現、尋找接盤俠……屬於這個年代香江商界最常見的套路。
隻要運作得當,最後成功上市,兩家公司隻需要付出一二十億的資金,便可以輕易撬動百億級的資產。陶玉書聽著梁伯韜的謀算,忍不住分神感歎資本遊戲的神奇。
她從來沒打算涉足房地產行業,但這次為了給林氏影業找個“窩”,她也不介意跨界一下。心中有了主意,陶玉書與梁伯韜商量了一下具體策略和利益分配問題,最後說道:“那這件事就由梁生和百富勤來主導吧。”
“有林太的信任,這次的合作必定無往不利!”
“梁生辛苦了。”
按照雙方約定,收購奔達中心的資金,林氏影業和百富勤的出資比例為6:4。
不過63.6億的交易資金,前期隻需要掏19億左右,剩下的都去找銀行貸款。
談笑之間,一樁價值幾十億港元的生意已經有了決定。
回到深水灣道75號,保姆已經把晚飯準備號,陶玉書吃飯時不免又感歎富人利用地產圈錢的效率,簡直比搶錢還要誇張。
林朝陽心想,那是你沒見過真正搶錢的,香江這百八十億的小打小鬧的算什,再乘以個二百倍還差不多。
“地產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支柱性產業之一,有驚人的造富效率也是正常的。香江現在經濟太熱,港府又一力助推,包藏禍心。”他說。
陶玉書微微頷首,盡管港府現在在公共領域投入巨大,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們的用心,無非是為日後埋雷,偏偏這又是無解的陽謀。
“姐,其實你要是讓公司投資我那個項目,潛力說不定不比房地產差。”陶玉墨主動提起了她的“宏圖大計”。
林朝陽問:“什項目?”
陶玉書說:“就你前陣子給她出的那個主意。”
林朝陽一頭霧水,然後就感覺到桌子底下有隻腳丫子在踹他那條好腿。
“哦,哦,瞎,你說那個啊!”
林朝陽作恍然狀,“我也就是給玉墨提了個建議。”
“你真覺得那是個好的投資方向?”陶玉書正色問。
林朝陽哪知道好不好啊,他最近壓根沒跟陶玉墨聊過生意上的事。
眼見陶玉墨又是偷偷擠眉弄眼,又是合十作揖,他隻好把瞎話繼續圓下去。
“是不錯。玉墨……這個年輕人嘛,總想做點不一樣的事。以後玉郎機構都是她做主了,新人新氣象嘛。”
林朝陽真覺得自己有點當領導的潛力,不光是說瞎話不臉紅,關鍵是說了跟沒說一樣,沒有幾十年的領導功力,哪能有這圓融的表現?
見連他這說,陶玉書心的天平徹底被打破。
“好,那你這段時間好好規劃一下,等元旦之後上董事會。”
在玉郎機構,上董事會就是走個過場,陶玉墨頓時喜笑顏開。
等吃完飯,趁著陶玉書去書房,林朝陽拉著陶玉墨問:“你又要投資什啊?也不知道提前打個招呼,弄得我一點準備都沒有。”
陶玉墨笑嘻嘻的說:“準備什?就你這表現,奧斯卡影帝都不如你。”
她說著衝林朝陽豎了個大拇指。
“別打岔,到底什投資?”
陶玉墨隻好把她的想法講了一遍,林朝陽聽完之後臉色驚異,眼神在她身上打量來、打量去。看到林朝陽如此態度,陶玉書以為他是被自己的天才想法給深深的折服了,得意問:“怎樣?我這個想法夠前衛、夠流行吧?”
林朝陽沒有回答,又問:“子公司想好起什名字了嗎?”
話題一下子跳的太快,陶玉墨有點沒接上,她遲疑著說:“沒有呢。”
“那我給你起一個。”
“什?”
“泡泡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