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0章 敲骨吸髓

    科威爾一行人雖然在學術水平上得到了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高層的認可,但招聘工作依舊很不順利,時間轉眼來到三天後。

    安卡:“科威爾先生,托木斯克雖然隻是一座遠東城市,但是毫無疑問,能在托木斯克入學的人毫無疑問都是精英,俄國沒有普及義務教育,而且他們的政府之前還退出了相關政策,幾乎斷絕了下層民眾的上升通道。”

    “在我和同僚的交流中,也獲悉了這個情況,沙俄的識字率隻有百分之二十,而且其中還存在大量貓膩,就拿俄國的大部分小學教育來說,其中五年製的小學占比不足百分之五,大多僅為三年製,教育內容的質量恐怕連我們東非都比不上。”

    百分之二十這個數據的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依照沙俄的人口,那就是至少兩千多萬人接受過教育,如果真是如此,沙俄也不至於在很多領域被東非超過了。

    “沙俄之前有百分之五十的學校沒有自己的教育場所,而是采取租房或者由宗教提供的場合的方式展開教育工作,神學是沙俄學校必不可少的項目,這也擠占了大量教育資源。”

    任何國家,都逃不開宗教問題,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東非自然也是如此,隻不過東非的神學教育隻有大學才能接觸到,招收的人也不多,還要服從國家安排和接受國家考核,與當前俄國相比,東非完全就是一個世俗國家。

    “而且歐洲部分國土的教育情況拉高了俄國整體受教育水平,也就是說遠東地區在相關數據上更虛。”

    科威爾點點頭說道:“我們在來俄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對於這個結果,我絲毫不感覺意外。”

    安卡:“不過也正如我們所想的那樣,俄國在中學和大學教育上,絲毫不比歐洲學校差,就拿托木斯克本地中學和大學來說,能夠入學的基本上是托木斯克或者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階層或者富人群體,我們在托木斯克大學隻找到了七名應該算普通家庭的學子,其中隻有一人是真正農民家庭出生,剩下幾人是家道中落的貴族鄉紳,或者跌落的富裕家庭。”

    安卡所說的農民家庭按照蘇聯的標準應該屬於富農,或者自耕農之類的,肯定不是農奴。

    一所大學個位數的“下層”受教育人群,這在東非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東非教育水平因為經費問題一坨爛泥,但是很多平民階層也有機會進入大學,並且占據東非大學生數量的多數。

    科威爾:“話雖如此,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農奴製改革後,俄國的教育事業還是有進步的,在上個世紀中葉,沙俄受教育人數恐怕達不到百分之一,即便百分之二十摻雜了不少水分,也比幾十年前要好的多,我們東非也有不少亞曆山大二世時代的移民,基本沒有幾個識字的。”

    安卡:“聊勝於無,目前透露想法到東非發展的在校應屆生學生隻有三個,水平倒是還行,不過放在東非也不算稀缺人才。”

    之前說了,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成立於1896年,而今年剛好是第一批大學生畢業。

    “很多俄國大學生根本不愁就業機會,畢竟他們的家庭並不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太大衝擊,即便是之前所說七個家庭狀況並不算太好的人,其中四個也不認為到東非發展對他們更有利,剩下的三人也隻是有想法,但並不確定。”安卡有些沮喪的說道。

    科威爾無奈道:“這個好理解,如果東非是歐美國家,恐怕他們都已經開始搬行李了,而東非顯然對他們吸引力沒有那大,如果不是我們親自到托木斯克來,他們的恐怕連東非都不會考慮。”

    “這也就是我們本次工作的意義,為歐美學生到東非就業牽線搭橋,不要灰心,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這三個人如果有真才實學,我們就可以給他們提供便利,而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隻是本地一所大學,悲觀點估計得話,也就意味著我們至少能在當地招到至少五六個人。”

    

    “試想一下,托木斯克隻不過是沙俄經濟不算發達的遠東城市,在沙俄比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有實力的學校並不算少,每所學校我們都能找到幾個,那堆積起來就是至少是幾十個,再加上沙俄工業領域的人才,那就是上百人,這樣一看,這趟行程也算比較務實了。”

    科威爾的安慰確實起到了作用,本次托木斯克隻是他們的在西伯利亞的第一站而已,而科威爾小組也不過是本次來沙俄招人的一個小分支。

    在托木斯克做不出成績,不代表西伯利亞地區,更不代表發達的歐洲地區做不到。

    在自我安慰和激勵了一番後,工作小組的成員又開始到托木斯克的其他學校或者工廠挖人。

    而正如科威爾所說,整個托木斯克潛力還是不錯的,在1900年結束之前,科威爾小組為托木斯克共計十三人提供了前往東非的便利,其中包括理工類,醫學類的學生,主要來自托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也在托木斯克)。

    除了學生群體,因為經濟危機失業的托木斯克技術類人才不算少,也是本次科威爾一行人的主要收獲。

    而在托木斯克的工作結束後,科威爾一行人的腳步並沒有停歇,下一站是新西伯利亞,不過相對於當前托木斯克這個西伯利亞的學術中心而言,新西伯利亞市興起沒幾年時間,完全因為西伯利亞鐵路建設才開始有所發展。

    所以在這工作小組停留時間很短,他們接下來的一站,也是俄羅斯重要城市,葉卡捷琳娜堡市。

    在1990年結束前,東非政府從俄國烏拉爾山脈以東,總共招攬了不到三十名各個類型的人才,算是暫時榨幹了當地可利用的人才。

    這對於本就落後且教育不發達的俄國西伯利亞地區而言,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不過即便沒有東非介入,這些人大概率也會在未來離開西伯利亞,到俄國西部的歐洲部分或者其他歐美國家就業,甚至沒有東非幹預,這些人中的一些,未來會成為推翻俄國統治的主要力量之一。

    而西伯利亞地區東非就招到了將近三十人,俄國更發達的歐洲部分,成績自然會更好看,僅在1900年,通過東非人才引入計劃,移民東非的俄國人就高達二百二十四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因為失業問題無法維持生活的技術類人才。

    而東非對俄國的敲骨吸髓才剛剛開始,在沙俄經濟危機期間,東非的工作都將繼續,也就是說在未來兩年,還將有更多的俄國高素質人才流入東非,俗話說,隻要鋤頭揮的好,沒有挖不倒的牆角。

    而俄國經濟危機下,東非的人才引入計劃隻是開胃小菜,其他歐美國家才是真正的宴席。

    毫無疑問,這些人才都將為東非一五計劃期間的建設添磚加瓦,為完善東非的工業體係和其他領域做出相對應的貢獻。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