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紫府巔峰的實力,如果換了是七年前的陳淮生,這一擊之下,如果硬扛,隻怕當場就要遭受重創,甚至斃命。
但現在,那就僅僅是相當淩厲的一擊而已。
晉階巔峰之後,陳淮生也早就感受到自己身體發生的異變。
整個道體通過虛化實華,如同重新熔解凝固了一遍,變得無比流暢而圓融。
道體四基,靈根如同生長的藤蔓,觸覺遍及到了整個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又像是徹底融入到了道體之中,再也難以尋覓到其本根。
原本陳淮生的靈根就是中性靈根,但是在他修行過程中除了最早的混元訣之外,以後就逐漸加重了雷法修行,使得整個道體逐漸演變成為水火相濟為主。
水火相濟為雷,雷動萬物,進而演變成為金土木,陳淮生的道體逐漸變得有了屬性。
但在七年蛻變中,他又重新脫離了這種屬性傾斜,整個雷性完全湮滅,徹底化入了道體當中,重新回歸中性屬性。
現在自己的道體,連陳淮生都很難分辨,其究竟屬於什,或者說哪一方麵更為雄渾凝厚,又或者說可以信手拈來,無所不在了。
除了靈根的圓融,道骨一樣如此。
經曆了七年淬煉封封固,陳淮生感覺自己的道骨也徹底與經絡、血髓融為一體了,那種感覺很難形容,隻能說就是意到神至,萬境皆可。
也就是說道體四基現在都已經達到了極致,具備了衝擊金丹大道的基本實力了。
現在對麵的嶽循,一樣也是紫府巔峰的實力,他的全力一擊,一樣對自己構成了威脅,但是還不足以對自己構成致命殺招。
陳淮生身體飛速疾馳,倚天劍重新入手。
他已經很久沒有用過倚天劍來作為武器了,或者說借重外物來充當武器了,雷法成為他前十多年的主要攻擊法術後,外物就逐漸退出了舞台,但現在當他道體內的靈力可以任由發揮的時候,那任何外物又一樣可以信手拈來,化為雷霆萬鈞的致命利器。
輕輕一叱,宛如舌綻驚雷,一股丹氣噴吐在浮動在陳淮生麵前的倚天劍劍葉上,隻見倚天劍驟然化為一道銀色光焰,消失在天際。
金色光劍迎麵而來,急速的飛行過程中帶動周遭三丈之內的空間都發出劇烈的轟鳴,有如一枚隕石飛墜,朝著陳淮生襲來。
銀色光波從天際倏然降落,化為一道圓形的光輪轟然撞擊在金色光劍上。
真正到了紫府巔峰這個層級,任何花哨的法術反而落了下乘了,就是這種最直接對轟迎擊,才是最樸實無華的搏殺。
陳淮生隻感覺自己整個道體都是一陣抖動,道骨發出細密的脆響,靈根末梢泛起波瀾,而血髓沸騰,經脈舒張,連帶早就消失在道體中的鼎爐都隱隱再現,……
整個身體就像是虛浮在空中,眨眼間震出百丈,才算是完全消減了這一波撞擊。
這貌似不經意的一擊,竟然震撼如斯。
陳淮生覺得自己還是小覷了同為紫府巔峰的嶽循實力,能夠掌控三清宗,果然不是浪得虛名,而人家百年修行之功,也的確是一點一滴積攢而來,單從這一點來說,要強於自己許多。
但來而不往非禮也,陳淮生當然不是甘於被動挨打的人,倚天法劍瞬間化為一道光輪,靈力遙控,圍繞著金色光劍連續飛旋撲擊。
整個數十丈內的空間中,劍氣彌漫,無數道犀利剛銳的劍罡偶爾從連擊中綻放出來,飛射到百丈之外,猶能在地上山間斬出巨大的溝壑和裂紋,哪怕會紫府蘊髓境的修士碰上這種誤擊,隻怕都要受傷。但這僅僅是開始,當嶽循感受到了陳淮生淩厲的殺意時,也明白這一戰如果不盡全力,恐怕就是三清宗的末日和自己壽元的終結,到這個時候,無論是他還是陳淮生都已經拋開一切,全副身心地投入到了這一戰中來了。
而在方圓十之內,雙方的全麵戰爭也終於打響。
以鬆江道壇為中心的周圍屋宅不斷化為灰燼,無數築基以下的修士都是狼奔豕突,躲避著這突如其來的戰火,而尋常凡人和煉氣修士中甚至連掙紮逃命的機會都沒有。
哪怕是築基高段,在這個時候也插不上多少手,也僅能依靠著一些特殊法器來自保和援救,真正的對戰他們根本連靠近都做不到。
碧蛟元君對上了三清宗的客卿異修,一頭前年赤猱,同樣是五蟲聖祖,赤猱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副得道仙人的模樣,那風範氣度甚至比尋常一派掌門宗主更有仙人氣象,須發皆白,八卦道袍在身,拂塵輕揚,靈目湛然,妥妥一副畫中人的景象。
對碧蛟元君來說,這樣的對手才值得一戰,對方類似仙人的模樣反而激起了他無盡殺心,對於異修來說,和人類的競爭毫無意義,隻有在對同類的殺戮中,或許才能真正悟道。
鱗身閃現,但隨即有一晃即滅,同樣那赤猱也在同一時刻從赤紅色獼猴模樣化為了虛影,兩個人都抱有同樣的心態心思,擊殺對方,為自己的修行平添功德,成了兩人不約而同的意願。
以陳淮生對嶽循和碧蛟元君對赤元真仙的這兩個戰點為中心,整個戰局終於全麵鋪開開打。隻是短短幾息之間,雙方的主要核心人員都意識到了這一戰的規模和形勢的嚴峻,這就是一場決定各家百年命運的決戰,沒有半點花巧,誰敗除了付出性命外,也關係到整個吳越北部鬆江、維揚這一片的權利歸屬,甚至也還要延伸到大趙境內。
雷火焚天萬境荒!
當雙方的劍道比拚到了極致,勢均力敵的靈元搏殺難以決出勝負之後,陳淮生終於啟動了自己七年修行之魂,也就是將整個鼎爐擊碎混元融於一體之後慢慢體悟出來的真元法術。
這不是尋常的修行法術,而是用自身真元融和道體中鼎爐這個特殊存在修成,可以視為命元雙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