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天色漸漸暗了。

    後廚逐漸飄來了肉香。

    “真是奇妙。”

    林覺聽完了這個故事,卻還有另外要問的。

    正好菜還沒有端上來,看著此時客棧中也沒有別的客人,便又問道:“聽說此地的神仙奇事還不少,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個什瑤華娘娘的洞府,不知可有此事?”

    小師妹手肘杵著桌麵,撐著下巴。

    狐狸也扭頭把夥計盯著。

    “當然有這事了!道長莫看我們這地方偏僻,是個小地方,可這類事情還不少!那瑤華洞窟住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神仙!”

    “怎說呢?”

    “近二十年來,外地不知有多少達官貴人、文人、還有看稀奇的、不信邪的人,慕名來到咱們這,去拜訪瑤華洞窟,無一不是驚歎而歸,想必道長也是從這些人的口中聽說的吧?”

    “差不多。”

    “道長若是想去查探,可不能心懷不敬,那是真神仙。”夥計眉飛色舞,“若是道長有什疑惑,想問的事,也可去詢問。”

    “如何問呢?”

    “小的聽人說啊,隻需準備一些香燭和祭品,還有紙筆,於正午或者午夜時分到那洞窟前。不過大家都是正午時分去。香燭點上,祭品擺好,在白紙上寫下自己要問的東西,無論是天下秘辛,隱晦之事,還是未來之事,心中之事,隻要心誠,便有風將紙吹進洞,自然有所解答。”小的也聽說過一些貴人,還未走到那,瑤華娘娘就知道他來了,還未寫字,瑤華娘娘就知道他要問什了。

    “反正去了又得到瑤華娘娘回應的人都說,她答的問題十分準確。”

    夥計說的話和當初路邊茶攤遇見的那文人說的略有差異,不過總體是一樣的。

    林覺低頭看向自家狐狸。

    狐狸便也歪頭,和他對視,眼中是清澈的疑惑,不知他看自己做什。

    林覺不禁思索了下。

    這洞窟內的這位看著倒有些像是一個沒有乩身的乩仙。

    當然,沒有乩身就不能叫乩仙,準確說來是個擁有乩仙本領的精怪。

    不過也可能真是瑤華娘娘。

    沒去之前,說不準的。

    正好去問問三師兄。

    根據他對乩仙的了解,這類發生在身邊不遠的事,乩仙應該最清楚了,占卜推算也最準確。

    “那地方如何去呢?”

    “從北城門口出城,一路往北走,開始是一條官道,後麵要走小路。雖然是小路,但有很多人走,據說路邊都掛了紅布,也好找。”

    “多謝足下。”

    “謝什謝,能與道長交談,也是小人的福分,別的達官貴人和道長講話,還要出錢呢。”

    “哈哈……”

    林覺剛想說自己不是算命的,和自己說話不用出錢,不過又想到這年頭的達官貴人確實喜歡與僧道交談,一來偷得浮生一點閑,二來官場之人十有八九心中總憋著一些事情,無人可說,或是又有一些話想找人商量、讓人解惑,也沒有信得過的人,便多找僧道這等方外之人。

    交談之後,總是要給點銀錢,聊表心意,也是資助僧道的生活。

    僧道一般是不會拒絕的。

    於是林覺也隻笑笑,沒有反駁。

    夥計閑得無聊,又與他們說起他在這聽說的別人去尋那位“瑤華娘娘”的事情。

    比如有個城中富人,老來得子,幼子卻生了一場大病,焦急之下本想去問如何求醫,卻被“瑤華娘娘”告知幼子不是他的,而是管家的,管家家不少人都有這個病,知道怎治療。

    如今這事仍是城中笑談。

    比如秦州有位官人,頹喪蹉跎,偶然來到這,得“瑤華娘娘”指點,尋得明路,如今已然在京城身居高位。

    比如城中有一樁奇案……

    很多事情放在別處,都是一樁能傳得很廣的奇事,說不定會流傳個幾十上百年。有人記成書的話,也許千秋也不磨滅。

    林覺傾聽而思索,許久才說:“實不相瞞,在下此前也曾聽過這位‘瑤華娘娘’,她在徽州傳聞中是位很了不得的神仙,幾乎堪比五大帝君,那洞中的真是瑤華娘娘嗎?”

    “都是大家喊的……”

    夥計說到這,後廚已傳來喊聲,他立馬笑一聲,便往後廚走了。

    兩道菜先後上來。

    都不是小菜。

    蒸盆子麵的肉類很雜,量也不少,豬肘、豬肉、雞肉、蛋皮什都有,加了木耳香蕈之類的菜,裝了滿滿一大盆,又由大火蒸製而成,湯底都濃得有些發白了,一股肉香撲麵而來。

    葫蘆雞則是一整隻雞,先煮再蒸後油炸,表皮焦黃酥脆,麵鮮軟多汁。

    還有一大桶用木桶裝來的飯,熱氣升騰。

    隨便一道菜也是尋常人家難得吃得上的,尋常兩個人也是吃不完的。

    好在二人其實有四張嘴。

    林覺從書笈中取出兩個碗來,遞了一個給師妹,兩人各自放到身旁的板凳上,好給狐狸和彩狸添菜。

    隨即他給自家狐狸盛了半碗蒸盆子,多挑肉,又摸摸它的頭,叮囑它小心燙。

    小師妹則是抓著葫蘆雞的腿,也不怕燙,用力一扯,因為表皮實在酥脆,竟扯出嗤啦的一聲,顯出頭雪白的肉和汁水,她怕汁水滴了浪費,連忙快些將之放到彩狸的碗,也學著師兄,叮囑它小心燙。

    旁邊夥計看得樂。

    兩人這才拿起筷子,大快朵頤。

    雖說如今身上的錢財不多了,不過也不差這一頓,問了人家夥計那多話,買兩道好菜也是應該的。

    錢都花了,就該盡情吃得舒坦才是。

    此後的事此後再想辦法。

    油汪汪的菜帶著湯水,和進鬆散粒粒分明的飯,用筷子輕輕一刨就能下去一大口,兩人都悶頭吃著,沒人出聲。

    吃著吃著有人趁夜走進客棧。

    小師妹還是敏覺的,抬頭瞄了一眼,見是一個腰佩長刀的江湖武人,身著黑衣,留著淺淺胡須,麵容略顯滄桑。

    許是同樣練武且在劍術上費了更多心力的原因,她看見這人,便忽的有種感覺一—這人本領很高,十分危險。

    也許便是師兄們說過的那種,三步之內能在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取下修道高人頭顱的那種。

    這並非是什預判一樣的直覺,而是見他走路邁出的步子,甩動的手,眼神的堅毅從容,甚至衣擺帶起的風、刀鞘上的煞氣與磕碰痕跡,等等東西一時間在腦子組合起來,憑著經驗,於更模糊的情境下,先於理智的分析一步,做出了判斷。

    人常如此。

    隻是這武人她不認識,這也是城中,那武人並未靠近他們,她便也沒去摸劍,而是繼續幹飯。

    不過林覺還是察覺到了她的異樣。

    回頭一看,也看見這江湖武人。

    可他卻是皺起了眉。

    隨即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師兄!怎了?”

    小師妹問這話時,手已摸到了劍。

    狐狸和彩狸也都從飯碗抬起了頭,轉頭直直的看向那名武人。

    武人則在大堂另一邊坐下了。

    顯然他也察覺到了這邊坐的兩名道人以及他們的目光,轉頭掃了一眼這邊,在白狐與小師妹手中長劍上稍作停留,便將目光收回了。

    “當!”

    佩刀放在桌上。

    “夥計!來個水盆羊肉!順便問一嘴,傳說你們這有個瑤華娘娘,她的洞府怎走?”

    “好!水盆羊肉!”夥計先朝頭喊了一句,又笑著道,“這位客官也來問瑤華娘娘啊……”

    不待他說完,林覺已站了起來。

    小師妹跟著站了起來。

    狐狸同時離開了飯盆。

    “不要緊張我認識他。”林覺先安撫他們,隨即往前走了兩步,見那江湖武人也朝自己看來,便行禮對他說,“敢問足下可是姓羅諱僧?”

    “嗯?道長貴姓?”

    “免貴姓林。”

    “林?”

    武人依然疑惑的盯著他,隻覺是初見,反倒目光不斷往他身後的小師妹和腳下的狐狸瞄去。

    “足下忘記我了。”林覺笑了,“我叫林覺,五年之前,丹熏城外,有群怪猴,我們在那時相遇。”

    “嗯?”

    江湖武人眼神一凝,仔細打量他幾眼,這才想起:“你是當初那書生?”

    “足下想起了。”

    “你……”江湖武人又上下打量他一眼:“你還真找了個地方修道啊!”

    “正是。”

    林覺也在打量著他。

    卻是不禁疑惑而唏噓。

    當年丹熏城外初相遇,見到的乃是一個青年男子,看著大概二十多歲的樣子,意氣風發,一身武藝和氣魄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後來每看到一個武人或者自身武藝每精進一分,就忍不住想起當初的他並和當初的他相比。

    也算念了好幾年了。

    沒想到如今又遇見了。

    天下如此之大,真是不容易。

    又沒想到如今相遇,當時那位青年武人已讓他差點認不出來了。

    五年時間過去,若他當時二十多歲,如今應該在三十左右。隻是這年頭山下的人本就顯老,又愛蓄須,這位男子看著已經有三十多歲了。

    加上滿眼滄桑,便更顯老成了。

    林覺記得當初分別之時,自己說要去尋仙問道,他說要去從軍,憑借一身武藝在天下闖出一番名堂,在生死之間,為他羅家再度博得一名,至今也還記得當時的瀟灑與氣魄。

    可他後來這是經曆了些什?

    稍稍一想,也覺得正常。

    五年可不短。

    不說他人,自己也不再是曾經那個空有膽氣的少年書生了啊。

    也許也會讓他驚訝吧。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