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元丘山……”

    林覺在浮丘觀的藏經閣中找到了關於這座上古仙山的記載,正捧著閱讀。

    書中倒是沒說元丘山曾是上上位天翁的道場,可能這也不是一件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

    書中記載,元丘山有不死樹,食之乃壽,又有赤泉,飲之不老,還有很多大蛇以及珍奇異獸,因此尋常人不可以在上麵居住,也曾記載,元丘山曾在前朝時不知所蹤,不知去了哪。

    當年林覺與羅公在路旁初次相遇,就曾聽羅公說,有山默然自移,從西南某地移到了徽州,他要去看。

    於是他心中大概有了猜測。

    所謂元丘山隱入世外,可能並沒有飛到天外或者海外,而隻是離開了原來的地方,來到了相對偏遠的西南某地,讓人找不到它。也可能是借助了西南某座山的外在,藏了起來,因為按照古書記載和反駁前輩所說,這座山中有很多靈株仙樹和珍禽異獸,如果它大搖大擺出現在人間,不太可能被當地百姓當做尋常的山來對待。

    隨後前朝末年,也就是林覺離家求道之前,那座山又從西南移到了徽州,從而符合了古書上關於王朝將要滅亡的征兆。

    此刻它還在徽州,離此有幾百路。

    但是去到那座山上肯定是無法見到仙樹與鳳凰的,若是到了那座山上就能見到,世人早就將之傳開了。

    思索之時,大師兄恰好走了過來。

    林覺抬頭一看,正好問道: “師兄可知道那座傳說從西南飛到徽州來的山?”

    “飛來山?”大師兄端著一盆麥麩,欲要喂雞, “怎了?”

    “師兄去過?”

    “我沒去過。不過當時這件事情在徽州傳得沸沸揚揚,但凡住得近的人,很多都去看了。”大師兄說道, “我們當時去參加齊雲山大醮,本來是想繞路去看一次的,不過聽說沒什看頭,就沒去了。倒是師父去訪友回來路過,去看了看。”

    “沒什看頭嗎?”

    “沒什看頭。師父也這說。看著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山,不知怎搬到這來的。”大師兄說, “我們一聽,就更沒去了。”

    這倒果然如林覺所想。

    大師兄灑一把麥麩,咕咕叫了幾聲,又問: “怎了?”

    “那座山可能是傳說中的元丘山。”

    “元丘山?不死樹?元丘果?”

    “師兄也知道啊!”

    “我在書中看的。”大師兄指了指他手中那本書籍,老實巴交, “元丘山又怎了?”

    “傳說元丘山有元丘果,食之延壽百年,百年不老,師兄就不好奇嗎?”

    “肯定是好奇過然而世間這類傳聞多了去了,還有昆侖山西王母的蟠桃呢,好奇又有什用,難道還能去偷得來嗎?”

    “人間不有很多這種故事嗎?”

    “編造居多。若是真的,也是緣法,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理。”

    林覺點了點頭,直言不諱: “可若那座山真是傳說中的元丘山變化而成,我倒真想去轉一轉。”

    “你怎知道的?”

    “我問了‘反駁前輩’,他提點的。”林覺說道, “據說那麵還有鳳凰。”

    “原來是為鳳羽……”

    大師兄皺起眉頭,若有所思。

    捏著麥麩,思索許久,院子那群雞便也仰頭看了他許久,他才將之灑出,開口說道:

    “若是這樣,我倒想起,十來年前,我去山下除妖,隱約聽人講起過類似桃花源的故事。”

    “講講。 ”

    “便是有人慕名前往那飛來山,結果路上誤了船,又被船家聯合水匪試圖劫害,大概那人也有幾分劍術武功,逃出一劫,順水漂流下去,到飛來山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忽然聽見水聲,見山上有瀑布飛流直下,他沒來過,不知道飛來山有沒有瀑布,以為飛來山就長這樣,於是順著山中的小溪撐船進去,欲去瀑布下麵洗淨血跡,結果誤入一片奇幻之地,有巨大的蛇要吃他,被嚇得連忙撐船出來。

    “等到他白天從船上睡醒,才發現前麵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山,山上根本沒有瀑布,也沒有小溪連著這條河流,他和別人說起這件事情,別人都說他是被嚇著了,晚上做了噩夢。

    “不過飛來山的奇異故事不少。

    “因為飛來山本就奇異它確確實實是從別的地方飛來的,很多慕名前去看它的人也都懷著一顆追求奇異的心,有人本就神神叨叨,有人因為這顆心而產生幻覺是常見的事,還有人來了之後,發現這隻是一座普通的山,為了增加炫耀和吹噓資本,就虛構自己在此見到奇異的事情。

    “這都很常見。”

    大師兄一邊喂雞一邊講述。

    狐狸貪玩,在院子中追著雞跑,讓人家連吃頓飯都吃不安穩。

    林覺則是連連點頭: “就如山下的人尋仙尋狐尋龍,尋不到時,就將別的稍顯奇異的事情放大,稱做是仙是狐是龍,或者幹脆杜撰編造,好在回去之後與友人家人吹噓?”

    “師弟比我懂! ”

    還是當年那個院子,還是那棵古鬆下,甚至鬆枝上趴的雲豹也還在,道人坐在樹下,一如曾經,與師兄在清淨的道觀中閑談。

    “可是以師兄看,這個故事幾分真幾分假呢?”

    “不好說。”

    “世間這等故事不少,都是假的嗎?”

    “那不見得。”

    “那為何總是有這種故事?”林覺問道,“類如在我故鄉舒村,便有三姑遠來, 摘了仙果回去,吃了變成神仙。類如山下人間,總有那些一不小心誤入仙山聖地,得了仙果回去的。類如在西域天山,也有人一不小心,闖入天山雪蓮會,也得了奇異。再類如這飛來峰。”

    “以我想來,十有七八,是因為人間百姓本就向往這種事情,因此喜歡編造和傳揚這種故事。”

    大師兄皺著眉頭思索,一臉老實巴交,但其實想的東西非常有深度:

    “另外十之二三,則是確有其事。若是深究大概世事也好,天道也罷,或者神仙,都沒有滴水不漏、渾然一體的事,總有疏漏,或者總有一分刻意留出的天機,又總有一分緣分和可能。因此有人真有機緣,或者各方麵都契合了仙山和山中的神仙,便真有可能以凡人之軀走入仙山之中,又帶走仙果。或是運氣,或是仙人默許,都很難說。”

    大師兄說著頓了一下,看著林覺:

    “師弟如今是仙人,仙人如何想,師弟應當比我會更清楚。”

    林覺點頭,嗯了一聲。

    仙人仙人,仙人是仙,卻也是人。

    人在路邊遇到仙人,仙人大概都是和和氣氣的,人覺得遇仙有緣,仙人也會覺得遇你有緣。

    仙人也會孤寂,也會願意交友,也會感受緣分的妙趣。

    就好比天山上的神靈,他們開雪蓮會,邀請有德行的精怪神靈可若是有凡人因為運氣誤入其中,因為膽氣到了那,他們也會待你如賓客。若是這個人恰好正直善良有誠意,合他們的心意,他們也會將你當做貴賓,贈你雪蓮。

    就好比林覺的道場。

    雖在大山深處,雖是雲霧遮掩,可也未必不可能有人進入這。

    若是有人誤入其中,又見到了他,來者是客,林覺定然也不會將之隨意驅趕出去,若是這位客人恰好正直妙趣有談吐,或是在他清修打坐孤寂無聊之時給他帶來了趣味,他也不介意讓他從山頂摘一枚果子走。

    可能正是因此,世間才有這多類似傳聞。

    如此說來,若那飛來山真是元丘山,十之八九有可以進去的一條“路”。

    可能是某個時間,可能是某種巧合。

    可能真是某一條路。

    也可能並不固定,隻要一場機緣。

    林覺也不算急,因為師妹別的材料還沒收集完整,可能還要個幾年時間,而他已經成真得道,也有大把的時間。

    並且今日詢問反駁前輩隻是興起,天上的江道長也曾答應他們,幫他們打聽鳳凰蹤跡,也許她會帶來一個更簡單的答案。

    這個時候,大師兄灑著麥麩,又說道:

    “師弟可知?忘機子道爺仙去了。”

    “嗯?”林覺立馬便將心思從元丘山、元丘果和鳳羽上麵移開了, “什時候的事?”

    “去年的事。”大師兄說, “去年夏天吧,忘機子道爺來了我們這一趟,我以為他有什事,結果他隻是說,這條山路修好這多年,他居然隻在當初來走了一趟,看了一回雪景,如今想再走一趟。

    “哦對,他還誇師妹這條路修得好。

    “我當時就覺得有些不對,不過當時見他老人家氣色不錯,加上去年仙源觀挺亂的,很多道友前輩都在爭吵,因為前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很多仙源觀弟子都下山降妖除魔去了,在徽州降妖除魔之餘,慢慢有了名聲,便被越王請去了,如今越王幾乎注定將要失敗,他們一直在討論,是將那些弟子召回山中清修避世,還是任由他們在下山尋自己的造化,唉,我以為忘機子道爺隻是不想聽他們爭吵,過來尋個清淨。

    “結果第二天仙源觀就來請我們,說是忘機子道爺坐在觀中,撫鹿而去。

    “當時忘機子道爺交代了,他清淨而去,不必多擾後人,因此連下山去的那些弟子也沒召回,直到今年,還有人陸續接到消息趕回來。”

    林覺坐著不動,安靜聽著。

    不知何時,師妹站在身後門口,顯然她昨夜回來時就聽說過了,並未太吃驚。

    是了————

    道觀還是這道觀,院落容貌不改,古鬆挺拔依舊,可能幾百年前就是這樣,如今也還這樣,然而院中來來往往的人,才是變化所在。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