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萬軍士無詔是入不得鹹陽城的。
秦時很能理解。
臥榻之側,倘若她手上這一萬人徘徊在鹹陽城內,姬衡便是再信任,夜都要不得安寢了。但現在五百精銳一同回宮等待安排,卻是可以的。
馬車在黃昏的霞光中鱗磷而動,秦時看了看窗外,天邊的霞光一如既往,在鹹陽宮高低起伏的樓閣上,勾勒出來金色的簷角。
而她則恍惚想起之前由此進入鹹陽城的那一幕。
“真幸運。”
她感慨著。
姬衡將手中竹簡放低,而後抬頭看她一眼。
秦時卻已經貼了過去,此刻雙手捧起姬衡的手掌,真真切切的放在頰邊蹭了蹭。
而後眉眼彎彎:“我是說,初來便遇到大王,實在是用盡一生運氣,太過幸運。”
那時的她還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做這大秦的王後。
也更加沒有想到,她會真的心甘情願,竭盡全力,與身邊的姬衡共創這泱泱盛世。
姬衡眉目微微柔和下來,此刻低頭看著書簡,突然又問:“王後如今篆字可練習工整了?”秦時:……
她的滿腔柔情瞬間如同雨打芭蕉,學霸的尊嚴脆弱如一朵海棠花:“日日練習,如今寫出,已然能認了姬衡卻是勾起唇角,將手中書簡放下:“既如此,此冊還請王後來讀與寡人吧。”
祭告天地祖宗,乃是冊立王後的最後流程。
五百親衛留在鹹陽城待命,但在此之前,秦時接見六宮諸人,已不能再拖了。
她於清早勉強爬起來,再度撿回了自己的健康作息,晨間繞著蘭池走了半個時辰,這才回到宮內:“宣她們進來吧。”
而後赤女傳令,六宮諸人魚貫從側殿進入,春蘭秋菊,各擅勝場,一時競有蓬蓽生輝的感覺。秦時一一看過,此刻內心歎息:當大王真好啊。
然而她內心卻並不酸楚,因為王後有審閱【陰令】之權,所謂【陰令】,就是自周朝傳承下來的,記錄君王與妃子之間的起居事書冊。
然而當她打開,才發現自今年春開始,姬衡就沒有再與任何一人燕好。
這讓她沉默良久。
因為假如姬衡並不熱衷此事,那如今她每晚承受的……又是什?
若嫌棄這些美人時日太久已經厭倦,以他的權力,一聲令下,自然也有源源不斷的新人充實後宮。但,沒有。
【陰令】往前翻幾年,這些後宮女子,基本沒幾次麵君的機會。
可見姬衡真的嫌棄她們,既耽誤國事,還無甚大用。
如今再看諸位美人,她心中也有淡淡的歎息。
“拜見王後。”
鄭夫人、楚夫人站在前列,此刻躬身下拜,身後諸人同樣行禮,一時間蘭池宮都熱鬧起來。“就座吧。”
姬衡既然不喜歡她們,她也沒那多賢惠心態。
皇帝擁有三宮六院,是周禮中不可違逆的規則,她們既然已經存在,如今自己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使用。
身側,赤女烏籽已然拿起鉛筆,麵前構皮紙上,各色表格一一列明,隻等待每人的簡曆與資料填充。然而,盡管將後宮中長史少史都加進來,此刻後宮人數對於一位一統家國的君王來說,也著實稱得上少了。
鄭、楚二位夫人自不必提,秦八子她也熟悉了,且對方已早早言明效忠。
除秦八子外,宮中還有一位八子,乃是齊國進獻。
對方樣貌秀麗,一身精致婉約的碧玉氣質如春風柳枝,連說話都帶著吳儂軟語的腔調。
很是甜糯。
這位齊八子生有公主心明,年11歲。
但心明生來有肺弱,季節交替之時常生咳喘,今日都還病著。
剩下的,就是越國進獻的良人,如今生有公主梵,4歲。
越良人相較後宮其他人,皮膚微黑,眼睛卻如鹿般伶俐。大約出身越國貴族的緣故,她身姿矯健,聽說劍舞一絕。
但自從越國覆國之後,姬衡就再沒召她看過劍舞。
還有一對雙生姊妹乃燕國所贈,燕王昏庸無道,獻上的姐妹花卻是不可多得的精致美人,五官單看哪一處都十分完美。
但,也就僅止於此了。
姐妹二人一模一樣,實難分辨,也曾共同育有公主,但還未足月就夭亡。
再有長史少史各一人,長史一子三歲夭折,少史無子。
此九人,便是姬衡後宮的全部了。
但假如按照周禮,君王除王後外,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
在這個燕國昏庸國君都能坐享數百美人的時代,他這樣單薄的後宮,實在是……
秦時也不知該如何形容了。
但不管怎樣,人少總是利己的。
她因此又高興起來,與後宮諸人一一問過話之後,待晚間見到姬衡,又忍不住直抒胸臆:
“大王後宮諸人很少,也不愛重她們,我很開心。”
彼時姬衡正在竹簡批注,手中朱筆動作一頓。
冊立王後之後,為表示對王後的愛重,每日百二十斤奏章便不能全在章台宮批注至深夜了,因而便有一部分會被帶入蘭池。
但令姬衡心中熨帖的是,王後並不會在一旁癡癡等待,也不會想盡辦法纏磨他早些入睡,反而自己也鋪上紙筆,練字讀書,或記錄些什。
直到他今日收筆,對方也會跟著一同停下。
美其名曰:陪大王讀書。
這簡單的一份陪伴,已經又令周巨歎為觀止了。
難怪大王寧願耽誤些時間都要陪著王後,令她開懷。實在是、實在是!
可憐他向來機敏,如今竟也不知該如何形容了。
而如今聽到秦時這直接話語時,也沒忍住看了王後一眼。
好直白啊。
但是看大王神情,居然還很喜歡這份直白。
事實上,姬衡不僅是喜歡直白,還有種【寡人沒猜錯】的淡淡歎息與優越感。
像王後這樣極愛重寡人,連片刻分離都不想,一有機會便要想盡方法貼近的濃烈依戀之情,果然見不得真人再臨幸其他女子。
可見善妒之心,十分濃重。
他收攏心神,此刻在竹簡上簡單書就意見,看周巨已經將其收下去,這才歎息道:
“王後歡喜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