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李青霄不想參與到大宗的鬥爭之中,可問題是他現在已經參與進來了,別管本意是什,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必須要有個態度。
想要超然於外,當然可以,不過如今的李青霄沒這個資格,最起碼得是一方諸侯才行。
不過退一萬步來說,如果李青霄真有能力決定李家的大勢,那為什不是他來做李家之主呢?
三代大掌教可為之,我如何不能為之?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生居紫霄宮,死入祖師殿,大丈夫當如是也!
所謂的李家大宗、青丘血統,不過是從東皇那傳下來的。
真要論正統,玄聖才是最大的正統。
玄聖無子嗣,憑什由現在的李家大宗繼承玄聖的正統?東皇號稱玄聖繼承人,還不是以武力奪來的。我也姓李,難道我就不能是玄聖的繼承人嗎?
李家大宗也不是全然無敵,三代大掌教勝過,八代大掌教也勝過。
其實在八代大掌教時期,李家大宗叛亂失敗後就該被清算了。
隻是李家大宗“有”字輩出了一位傑出人物,道號清微真人,頗有玄聖遺風,深明大義,曾與七代大掌教競爭大掌教之位,敗選之後,坦然接受,甚至壓下了李家內部的暗流,以大局為重,維護了道門的統一,由此得到兩代大掌教的敬重。
七代大掌教遇刺之後,以李家為首的太平道和以秦家為首的太一道決定發動叛亂,清微真人雖然無力扭轉大勢,但還是持反對態度。
八代大掌教合縱連橫,對內推動金闕改製,收攏人心,牢牢掌握以張家為首的正一道和以姚家為首的全真道,對外促成靈寶道回歸,策反太平道的重要人物,最終占據主動,扭轉局勢,秦李聯軍一敗再敗。
在關鍵時刻,清微真人發動了一場政變,切割上代“長”字輩的老家主,繼而推動議和,畢竟他與八代大掌教關係匪淺,做過八代大掌教的上司,兩人亦師亦友,再加上八代大掌教要平衡恃功而驕的張家,李家大宗才保全下來。
在李家祠堂中,這位祖宗的地位很高,被譽為挽狂瀾於既倒,雖然未能徹底中興李家,但保全了李家。
可見李家大宗的氣數早該盡了,不過被清微真人強行續命。李青玄的父親李元殊倒是有幾分中興氣象,可惜死得太早。如今叔叔和侄子的鬧劇又要上演,以後會怎樣,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當然了,想是這想,也不過是妄想罷了。
現在的李青霄要什沒什,執掌李家就跟癡人說夢差不多。
於是李青霄說道:“我們是互相幫助。”
李青萍笑了起來:“白晝,我很高興。”
很顯然,在李青萍看來,李青霄的互相幫助就是願意,李青霄成為她麾下的一員,而她也會提拔李青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至於李青霄怎定義互相幫助,她不在乎。
隻是李青霄很在乎。
李青萍托腮望著李青霄:“我回答了你的問題,現在輪到我問第二個問題了。”
李青霄點頭道:“請問。”
“你和你的師父洛師師是怎認識的?”李青萍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李青霄坦然道:“其實是她主動找上我的,我就是在大街上正常走著,不知怎就撞到了她,然後她讓我賠五十個無憂錢,我當然沒有那多錢,就稀糊塗做了她的徒弟。平心而論,她不怎管我,我既不知道她的過去,也不知道她的為人,甚至沒在道門正式登記。”
李青萍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你這是得遇高人了,遊戲人間的那種高人,‘洛師師’未必是她的真名,卻是你的造化。”
李青霄苦笑一聲:“但願如此吧。”
然後李青霄話鋒一轉:“現在輪到我問了,長纓可以不答,我很好奇大宗到底是什情況。”
李青霄猶豫再三,還是沒有問有關仙人渡的事情,那太招惹嫌疑了,李青萍不是李青嵐,肯定會多想。
李青萍並不意外,語氣淡淡:“其實跟外人猜得差不多,大掌教老了,不得不考慮身後事,可誰也不知道大掌教到底是怎想的,我爹和我大伯家的那位大哥,逐鹿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就連體麵都快要維持不住了。”
李青霄靜靜聽著,沒有說話。
李青萍接著說道:“白晝,你現在也算是我的人了,我便跟你說些內幕消息,都說周李之爭,其實我爹和周首席的關係並不差,我回蓬萊島之前,剛剛見過周首席。”
李青霄問道:“為什?”
李青萍道:“從二代大掌教到十代大掌教,中間過去了多少年,誰還記得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周李之爭的關鍵不在於世仇,而在於北辰堂的控製權,這才是眼前最要緊的利益,曆史也是為當下服務的。我爹就要離開北辰堂了,跟周首席的利益衝突自然不大。”
李青霄略微驚訝:“掌堂真人要離開北辰堂?莫不是……”
李青萍抿了一口酒:“沒錯,太平道大真人年紀大了,準備退下來,大掌教有意讓我爹接任太平道大真人之位。”
李青霄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好事,以後就不能叫掌堂真人了,而是副掌教大真人。”
李青萍放下酒杯,看了李青霄一眼:“白晝,你覺得誰會接任北辰堂的掌堂真人之位?”
李青霄想了想,回答道:“肯定不是周真人,沒有首席直升掌堂真人的先例,都要外放一任才行。按照慣例,一般是由下六堂的掌堂真人或者大道府的掌府真人接任。”
李青萍幽幽道:“聽我爹和周首席的意思,大掌教和太上掌教有意讓我那位大哥接任北辰堂掌堂真人。”
李青霄吃了一驚:“這、這有些不合情理吧?”
“正因為不合情理,所以才叫破格提拔。”李青萍向後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語,“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是為大哥鋪路?”
李青霄沉吟道:“如果我沒記錯,大公子今年還不到四十歲,而立之年的掌堂真人,太過年輕,就算有大掌教的提名,太上議事和中樞議事的阻力也會很大。”
李青萍歎息道:“那又如何,玄聖擊敗儒門,八代大掌教平定天下,都是而立之年。與他們比起來,而立之年的掌堂真人也不算什。”
……
太上道祖有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若有能禦天魔而救蒼生者,當為天下之主。
——《齊萬妙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