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林朝陽一轉頭,笑了起來,“江珊啊,怎樣?在香江待的還適應嗎?”

“公司的同事很照顧,都挺適應的。”江珊回了一句,又衝謝靳問好:“謝伯伯好!”

謝靳問:“你是江淮延家的江珊?”

“怎來香江了?”

林朝陽替江珊解釋道:“有部片子的女二號很適合她,讓她過來演演看。”

江珊朝林朝陽投去的感激的眼神。

謝靳點點頭,“小江珊條件確實不錯,好好演戲,以後說不定又是個鞏俐。”

江珊被謝靳誇的有些迷糊,“謝伯伯您過獎了,我連電影都沒演過呢。”

“慢慢來,不著急。”

林朝陽又問江珊:“你那部戲什時候開拍?”

“得下個月,張國榮那邊檔期太滿了,這段時間就在公司培訓。”

在內地,演員就是演員,像江珊這樣的專業院校出身分到專業院團後直接就可以演戲了,哪怕是跑龍套,那也叫演戲。

但在香江不同,很多新人都是從訓練班學員開始的,除了學習和鍛煉演技,社交禮儀、妝發技巧等技能的培養也是少不了的。

林氏這幾年也簽了一些藝人,原則是貴精不貴多,培養力度比TVB演員訓練班之流高了不知道多少。演技、音樂、舞蹈、造型、健身、公關……一整套流程完全是奔著培養巨星去的。

江珊聊著來香江大半個月的經曆,神色間很是興奮,對她來說這些天所有的見聞都是新鮮的。除了語言、飲食等方麵還需要習慣之外,她對現在的一切都很滿意。

“那就好。晚上我和玉書請老謝吃飯,你也一起去吧。”

江珊年紀輕輕不太願意參加這樣的聚會,但她察覺到不遠處林氏員工的微妙神色,也立刻明白了林朝陽的用意,這是林叔叔怕她在香江受欺負,在給她撐腰呢。

“好,謝謝林叔叔。”

江珊跟林朝陽兩人聊了一陣便走了,林朝陽則和謝靳跑到會議室聽人匯報《赤壁大戰》的票房和海外版權運營情況。

《赤壁大戰》的大規模上映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在這之外的其他國家基本都是以版權買斷的形式在運作。

相較於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巨大的票房收益,這部分受益很低,目前僅有350萬港元,也側麵印證了《三國演義》這個IP最大的受眾還是在儒家文化圈。

“這個電腦遊戲也能賣這好?”

謝靳指著幻燈片投影,滿臉稀奇。

《赤壁大戰》的同名遊戲由砂糖遊戲開發,在年前就已經上市,借著電影在儒家文化圈的盛行,銷量表現不俗。

發行3個月,累計銷量達到了56萬套,其中日本市場表現最為亮眼,貢獻了近半銷量。

單款遊戲銷售額1.12億港元,創下了砂糖遊戲迄今為止的最好成績,也為砂糖遊戲的國際化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前些天玉郎機構對外公布《赤壁大戰》的銷量表現,股價因此大漲5.2%。

“聯動效應嘛,況且《三國演義》在東亞、東南亞各國本身就很有影響力。”

謝靳嘖嘖稱奇,“在商業上,香江電影領先的還是太多了。”

謝靳算是國內最早一批覺醒商業觀念和市場經濟意識的導演,他對於文藝界隻能靠國家撥款的現狀不滿。

認為文藝界的人應該改變觀念,建立商品經濟的意識,多次在媒體和公開場合呼籲過,可惜沒什卵用“照美國還是差得遠,還得努力。”陶玉書說。

聊完了電影版權的運營情況,陶玉書叫來了財務,黑色的皮箱沉甸甸的落在桌子上。

陶玉書直接讓人打開了皮箱,一整箱八卦紅映入眼簾,謝靳不由得瞳孔微縮,呼吸一滯。

“《赤壁大戰》給林氏賺了大錢,大家都有份,這份是你的。”陶玉書說道。

謝靳眼中閃過心動之色,但很快又恢複了清明,“我的酬勞已經拿過了,這不合適。”

謝靳是巨星影業的負責人,巨星影業是《赤壁大戰》的投資方之一,謝靳自然要避嫌。

“我說合適就合適,這個屬於紅包,別人說不出什來。”

謝靳還是搖了搖頭,“公司賺的已經夠多了,這份紅包……”

他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就算了吧。”

《赤壁大戰》投資方有四家,分別是林氏影業、香江年代影業、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也滬上巨星影業公司。

因為投資方眾多,合同也相對複雜,總結而言,林氏影業因為占據了投資的大頭、製作團隊和海外發行渠道優勢,占據了電影收益的近八成。

剩下的兩成才由年代影業、合拍公司和巨星影業分潤,可即便如此,也已經讓幾家公司大賺特賺。巨星影業當初在《赤壁大戰》上投資了200萬人民幣,獲得近550萬人民幣的回報。

這個數字對於林氏影業不起眼,但對於巨星影業、對於滬影廠來說卻是天降甘霖。

國內的電影製片廠投資電影,從來都是虧錢的,可巨星影業投資《赤壁大戰》卻大賺了一筆。在國內電影界絕對要算鳳毛麟角了,這段時間滬影廠上下為之振奮,感覺找到了市場化道路的捷徑。“公司是公司,個人是個人。若是按照林氏影業的規矩,你要拿的比這還要多。

就是因為你的情況特殊,我才說這是紅包。

你常年在外拍戲,這些錢就當是給家人改善一下生活條件。”

提到家人,謝靳沉默了。

不誇張的說,他在電影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站在了這個國家乃至亞洲的頂端,但這背後卻是長久以來對家人的忽略和虧欠。

他和妻子育有三子一女,除了大兒子身體健康,剩下的三個子女在智力上都有些缺陷。

多年來謝靳收入不菲,可家的經濟情況卻始終不樂觀。

《赤壁大戰》拍攝期間,兒子阿三去世,他也僅僅是停工了三天。

陶玉書提到家人,見謝靳沉默不語,她說:“這樣吧,我給你們廠打個電話,說明一下情況,就說是我們林氏影業對你的特別獎勵。

《赤壁大戰》光是票房為我們公司賺了三個億港元,特別獎勵一下你這個勞苦功高的導演,誰也說不出什來。”

陶玉書的安排周到的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謝靳最終朝她和林朝陽拱了拱手,“那我就愧領了!”“別有壓力。林氏的規矩你又不是不了解,隻要電影大賣,導演、編劇和主演這些主創每個人都少不了分紅。

老陳家小子拍了一部《霸王別姬》,拿的錢比你多多了。

你這個當叔叔的還得努力才行。”

林朝陽的打趣讓辦公室內的氣氛輕鬆了下來,謝靳也放下了心理負擔。

傍晚,林朝陽將請客地點選在了杭州酒家。

他找了李翰祥和吳思遠兩人陪客,兩人從改革開放之後就與內地電影界多有交流,跟謝靳也算是熟人。另外就是江珊這個年輕人,她來參加聚會純粹是當個食客,順便增長一下見聞。

聽著長輩們說著香江、內地電影界的各種奇聞異事,她感覺今天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當然了,更讓她感到心動的是,大家提到的電影片酬和分紅。

一部大賣電影分紅上百萬港元,從小生活在燕影廠的江珊第一次意識到電影是這賺錢的工作,她心中不由得以未來的演藝生涯充滿了憧憬。

又過了大半個月,杜峰領著陳嵐住進了深水灣75號別墅。

陳嵐上個月剛剛退役,轉業到了燕京市公安局,要不然她也出不了國。

她和杜峰的婚期定在了國慶期間,這次來香江是杜峰要帶她買些珠寶。

杜峰如今身懷巨富,結婚當然不能寒酸。

“你婚房買哪兒了?”陶玉墨問他。

“麗景花園。”

“土,那邊都奔著機場去了。”

“你懂什,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的房子貴,一萬一平,別管我住得多遠,誰不得說一聲大款?”“那也是土大款。”

陶玉墨對陳嵐說:“買珠寶你可別聽他的,審美土的要命,我替你去參謀,保證讓他大出血。”陳嵐笑容溫婉,“其實也用不著買什,他非得折騰一趟。”

說起結婚的事,杜峰有些遺憾,“要依我的想法,婚宴就在釣魚台擺它100桌。再開上三五十輛大奔,先在長安街逛一圈,再在二環上跑一圈……”

杜峰的想法很大膽,但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他敢這辦,不用陳家說什,他爹就能先把他的腿打斷。

以兩家長輩的想法,這場婚禮肯定是越低調越好。

形式上不敢張揚,杜峰隻能把心思用到其它地方,比如陳嵐結婚時戴的珠寶,比如兩人婚禮穿的禮服和婚紗……

好不容易結一次婚,不奢侈一把他實在難受,感覺賺這多錢完全沒意義了。

香江隻是兩人的第一站,接下來杜峰還打算帶著陳嵐去歐美逛一圈,主打的就是有錢任性。用陶玉墨的話來總結就是一個字:騷包!

剛剛過去的四月,國家才全麵放開了糧油購銷價格,最後一批糧票、油票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在這樣的對比之下,一心花錢的杜峰多少沾了點資本家的醜惡嘴臉。

他在香江待了快一周,足跡遍布香江各處高檔商場,揮金如土。

這天晚上,他和陳嵐帶著一堆戰利品從外麵回來。

跟林朝陽打聽起了深水灣道的房價,“姐夫,你這房子現在多少錢?”

“不太了解。怎著?想買房啊?”

“投資嘛,現在香江房價漲的那好。買了房子,以後來香江也不用麻煩你們了,我聽說你們旁邊包家的別墅現在空著呢,你幫我打聽打聽唄。”

見杜峰不是開玩笑,林朝陽正色道:“不用打聽。”

“為什?”

“因為人家不會賣。”

深水灣道早年因為李嘉誠都發跡而成為香江最為知名的富豪區之一,這些年隨著房價上漲,這樣的資產本身就稀缺。

前幾年林朝陽夫妻倆搬到了這,身價噌噌噌的往上竄,三四年之間便穩坐香江十大富豪寶座。香江人曆來迷信風水,林朝陽夫妻倆的發跡史更令香江人堅信深水灣這地方是塊風水寶地,許多小報媒體還專門報道過這件事,引來了諸多市民的矚目。

如此也就導致了深水灣道的豪宅在這兩年地位越發尊崇了,許多富豪都盯上了這。

可惜住在這的無一不是香江巨富,李氏家族、許氏家族、包氏家族、嘉道理家族……

1992年香江GDP為5750億港元,而住在深水灣道這些家族的財富加在一起,達到了香江GDP的20%。包玉剛過世之後,他家的深水灣道77號別墅被分給包家四女和四女婿,偌大的豪宅就空在那。說白了,住在深水灣道的富豪不差錢,如果不是出現重大變故,像深水灣道豪宅這種級別的資產,他們是輕易不會出手的。

聽林朝陽說完了包家的情況,杜峰有些遺憾的感歎道:“有市無價啊!”

“你要是真想買,可以加價啊!”

陶玉墨充當起了狗頭軍師,杜峰對她的主意嗤之以鼻,以他的身家砸得動包家那樣的巨富?“瞎!包家有錢是不假,但現在都分家了,你表現的有點誠意,未嚐不可以。”

杜峰想想覺得陶玉墨的話好像也有點道理,他看向林朝陽。

“你就別聽她瞎出主意了。這別墅說到底也是房子,你能加多少?人家說2個億,你買不買?”深水灣道別墅有市無價,根本沒有具體的參考標準,若按照香江這幾年的房價走勢,像林朝陽家的75號別墅價值七八千萬港元肯定沒問題。

包家的77號別墅地理位置比這更好,規模也更大,要價1億朝上是正常價。

但既然是有市無價,那加價肯定不能太寒酸。

2個億,即便杜峰能掏得出,也足夠讓他肉疼了。

這幾年他生意發展順遂,財富增長的速度也很快,心態也有些膨脹。

今天林朝陽這一說,倒是讓他清醒了點。

他感歎了一句:“真是不到香江不知道錢少啊!看來我的身價還是配不上深水灣道的豪宅,隻能去半山買房子了。”

陶玉墨這時說道:“要不我那套房子賣給你吧。”

前兩年林朝陽送了她一套半山豪宅,一直空在那,也沒人去住。

杜峰倒是知道她有套房子,但也不了解具體情況,聽她這一說,他還真來了興趣。

“我那房子現在可搶手,梅豔芳上個月剛花了2000萬在那邊買的房子,你要是買了就跟她做鄰居了……陶玉墨把杜峰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林朝陽也不說話,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

陶玉墨一路把房子喊到2500萬,杜峰還覺得物有所值,等陶玉墨得意忘形時,林朝陽才開口說:“她那套房子買的時候才九百多萬。”

杜峰頓時感覺上了大當,“你900萬買的,賣我2500萬?周扒皮都沒你心黑!”

“姐夫”陶玉墨嬌嗔一聲,來不及追究林朝陽的責任,又對杜峰說:“你別聽姐夫瞎說。房子都買了好幾年了,漲點不是很正常嘛,我這價格絕對童叟無欺。”

杜峰打著哈哈,“我算看出來了,你啊,就是逮著我蓐羊毛!得虧姐夫提醒我一下,放心吧,打死我也不會買你那房子的。”

沒蓐到羊毛,陶玉墨滿心失望,一個勁兒的埋怨林朝陽多嘴。

因為買房子,杜峰和陳嵐又在香江逗留了幾天,最終選擇了中半山的一套複式住宅,物業總價1470萬港丁兀。

麵積跟陶玉墨那套房子相當,坐實了她的黑心。

時間一晃已是6月,林朝陽的新作《獵人安布倫》在《當代》發表已有一個多月時間,單行本也於前天分別在內地和香江正式上架。

這部小說是林朝陽糅合了後世的兩部電影所創作的,一部是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一部是《多哥》。

《荒野獵人》的故事講的是小李子所飾演的皮草獵人格拉斯在一次打獵途中被一頭棕熊重傷後,被船長救下,又雇傭了兩個人約翰和吉姆來照顧他。

但約翰無心照顧格拉斯,一心隻想著將格拉斯的財產占為己有,殘忍的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並說服吉姆將格拉斯拋棄在荒野等死。

兩人原以為格拉斯就會這樣離世,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於回到了安全地帶並開始了複仇。

《多哥》的故事講的是1925年為了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們的性命,20名雪橇手與150隻雪橇犬往返1085公運送血清,一路損失慘重,最後曆盡艱險終於完成任務的故事。

林朝陽在《獵人安布倫》這部小說中,分別提煉出了兩部電影中的“獵人”和“營救”要素,用了第一人稱視角,以“我”的視角來講述故事。

“我”是二十年代的社會學學者,為了了解興安嶺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曆史,“我”深入興安嶺地區對人口稀少,漁獵為生的鄂倫春族進行田野調查。

卻意外受傷,命懸一線,又恰逢突降暴雪,為了送我就醫,鄂倫春族老獵人安布倫帶上了他的馴鹿和獵犬開啟了一場生死營救。

安布倫帶著我,一路經曆暴雪和低溫的折磨,付出三頭獵犬的代價打退了狼群的侵擾,物資卻又意外丟失,饑寒交迫。

又在寒潮中與餓紅了眼的東北虎狹路相逢,安布倫一人一犬勇鬥惡虎,最終成功送我就醫,救了我一條最後安布倫帶著他僅剩的一條殘廢的獵犬,回歸了山林。

整部小說以“我”的口吻講述,主角卻是老獵人安布倫,將安布倫這樣一個沉默寡言、堅韌不拔卻一諾千金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小說5月初在《當代》以頭條形式一期發表,隻短短幾天便成為了文學界熱議的焦點,同時也讓這一期《當代》雜誌重返巔峰。

各地書店、郵局內充斥著前來購買雜誌的讀者,根本不夠賣。

“生老病死”四部曲的概念提出已經有四年多時間,《入殮師》《父親》《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林朝陽用一部一部高質量的作品印證了他所提出的概念並非是虛有其表,也為“生老病死”四部曲積攢下了超絕的口碑。

現在這個係列的最後一部小說麵世,廣大讀者知道消息自然踴躍購買,競相閱讀,並且很快便形成了一股炙熱的潮流。

32萬份、81萬份、117萬份、140萬份……

讀者們洶湧的熱情讓銷量萎靡多年的《當代》隻用了一期雜誌便重回盛年,一個月的時間1993年第3期《當代》就創下了140萬份的銷量。

即便是放在七八年前文學期刊最鼎盛的時候,這個數據也是一線文學雜誌當中的佼佼者,更何況是文學雜誌已經沒落的今天。

《當代》編輯部樂觀的估計,這一期雜誌銷量應該可以輕鬆突破200萬份,由此可見林朝陽在中國讀者當中的號召力。

當然了,《當代》的熱銷除了林朝陽的號召力,最關鍵的還是《獵人安布倫》絕佳的質量。在這部小說,主人公安布倫在明知前路危難重重的情況下,毅然選擇送“我”就醫。

一路衝破各種艱難險阻,幾度瀕臨絕境,卻始終沒有放棄,深刻的展現了人性的偉大和光輝,讓所有讀者為之動容。

有許多讀者在讀過這部小說之後,給《當代》編輯部寫信,將這部小說稱之為“中國版《老人與海》”。

對於很多作家而言,他們並不喜歡自己的作品被貼上“某某第二”、“xx版XX”的標簽,但這樣的稱呼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讀者們對於作品的認可和喜愛。

這些讀者也並不是認為《獵人安布倫》就真的比《老人與海》差,他們隻是迫切想尋找一個更具象的概念來表達自己在閱讀過這部小說後的震撼感受。

“中國版《老人與海》”,就是讀者們能想到的對這部小說最高的褒獎。

稱呼的重點不在“中國版”,而在“《老人與海》”。

他們想說明的是,這部小說的偉大一如《老人與海》。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